钱天宇 齐 硕 李丕鹏* 莫燕妮 王世力周 婷 梁安权 黄明宏 黄祉元
(1. 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辽宁省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34;2. 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海口,570203;3.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口,571100;4. 海南省上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万宁,571539)
2011年,Nguyen等根据采自越南和中国海南的标本命名新种——北部湾蜓蜥(Sphenomorphustonkinensis)[1]。此后,在我国大陆广东和广西进一步发现该物种的新分布地,目前已知分布在越南北部、海南、广西、广东和江西[2]。其中,海南的记录仅有一个1995年采集自五指山的副模标本,而后再未有在海南的分布信息。2018年8—9月,开展海南两栖爬行动物野外调查期间,我们在海南上溪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号雌性蜥蜴标本(SYNU1808122♀),经鉴定为北部湾蜓蜥,这是该物种在海南岛的再次发现。
属特征:腹面被圆鳞,无股孔或鼠蹊孔;无上鼻鳞,鼻孔位于单枚鼻鳞上;耳孔小而显著;鼓膜小而下陷;前额鳞彼此相接或不相接;额顶鳞愈合,顶间鳞显著;眼睑发达,下眼睑被鳞;四肢发达,五趾型;大型肛前鳞1对;尾巴腹面及背部的鳞片大小大致相同[3]。
种特征:体小;最大体长为52.5 mm;尾长大于体长;头长大于头宽;前额鳞相接,极少数分离;颊鳞2枚;上唇鳞7枚;眶上鳞4枚;眼睑边缘白色,下眼睑可活动,被鳞;耳孔近圆形,无瓣突;鼓膜略微下陷或深陷;第一颞鳞2枚;环体中段鳞32—38枚;背鳞光滑无棱;第Ⅳ趾背有3列鳞片[2]。
上溪标本形态描述:雌性,尾基部较细,未见半阴茎;体小,体长42.35 mm,尾长50.77 mm;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吻鳞宽大于高,从正上方可见;无上鼻鳞;额鼻鳞宽大于高,前接吻鳞,后接额鳞与前额鳞,两侧接鼻鳞和第1枚颊鳞;前额鳞彼此分离;额鳞大,向后逐渐变窄,前接2枚前额鳞,两侧与第1、2枚眶上鳞相接,后接两枚额顶鳞;额顶鳞前半部彼此相接,后半部分离,两侧接第2—4枚眶上鳞,后接顶间鳞和顶鳞;颈鳞2对。
鼻孔在鼻鳞正中;无后鼻鳞;颊鳞2枚,第1枚略窄,第2枚颊鳞上接前额鳞,后接第1枚上睫鳞、眶前鳞,下接第2、3枚上唇鳞;眶前鳞2枚;上睫鳞9枚,第1枚最大,第1—3枚与第1枚眶上鳞相接,第4、5枚与第2枚眶上鳞相接,第6、7枚与第3枚眶上鳞相接,第8、9枚与第4枚眶上鳞相接;眶上鳞4枚,第4枚后接1枚小鳞;眶后鳞1枚;眶下鳞8枚,前5枚与第4、5枚上唇鳞相接,后3枚与第5、6枚上唇鳞相接;第一颞鳞2枚,下面1枚与第6、7枚上唇鳞相接;第二颞鳞2枚,上面1枚大,与顶鳞相接;下眼睑可活动,被鳞;上唇鳞7枚,第6、7枚大;外耳孔近圆形,无瓣突,直径略大于眼径的一半;鼓膜略微下陷。
颏鳞宽大于高,前端圆,两侧接第1枚下唇鳞,后接后颏鳞;后颏鳞单枚,前接颏鳞,两侧接第1、2枚下唇鳞,后接第1对颏片;颏片3对,第1对彼此相接,第2对彼此间被1枚喉鳞所隔开,第3对彼此间被3枚喉鳞所隔开;下唇鳞7枚。
环体中段鳞34行;背鳞光滑,背鳞与腹鳞和侧鳞几等大,两条黑色纵带间鳞片8行;脊侧鳞73行,不扩宽;腹鳞62行,光滑;尾基部细,尾下鳞在尾后半部略加宽。
四肢略发达,均具五指(趾);后足贴体前伸至腕部;第4趾背部鳞片3行;趾下瓣光滑,第4指下瓣11枚,第4趾下瓣16枚。
生活时体背和尾背古铜色;脊部有一条不明显的黑色纵线;体侧黑纵纹自鼻孔延伸至尾,在肩部分散形成斑块,至颈后开始杂以浅色斑点;四肢背面以黑色和古铜色斑点为主;上眼睑边缘略呈黄色,下眼睑边缘呈白色。液浸标本背面黑色,腹面白色。
标本量度见表1,形态特征见图1。表2对比了本次采集的标本与模式标本[1],以及我国大陆地区标本[2]的异同,其中越南北部标本分别采自吉婆岛、下龙湾和谭岛山;我国大陆地区标本分别采自广西、广东和江西。
表1 本次采集北部湾蜓蜥的测量数据
Tab.1 Measurements of S. tonkinensis from this study(SYNU1808122) mm
注:SVL 头体长(snout-vent length);TaL尾长(tail length);HL 头长(head length);HW 头宽(head width);HT 头高(head tall);AGL 腋胯距(axilla-groin length)
海南省上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万宁市西北部,该地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25℃左右,采集期间正值雨季。标本采集自海拔326 m的阔叶林中(图2),采集时间为10:00。蜓蜥蹲在干枯的河谷旁长有青苔的石面上晒太阳,受惊后向落枝和灌丛中逃跑。
北部湾蜓蜥分布比较广泛(图3),分布海拔范围为100—700 m[1-2]。其中,在海南岛五指山分布海拔最高(700 m),本次在海南岛中东部低山地带的发现点海拔326 m。推测,在海南岛的丘陵、低山乃至中山地带可能存在该种分布,有待更深入的调查。
表2 本次采集北部湾蜓蜥标本与模式标本和大陆标本的对比
Tab.2 Comparison of the type specimen,specimens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newly collected specimen of S. tonkinensis from Shangxi Nature Reserve,Hainan,China
Note:SVL:snout-vent length;MSR:mid-body scale rows;PSR:paravertebral scale rows:VSR:ventral scale rows;NU:nuchal;SPL:supralabials;IFL:infralabials;LT4:lamellae under toe IV
本次采集的北部湾蜓蜥存在前额鳞分离现象,在北部湾蜓蜥中属于罕见特征。该种在原始描述时此特征描述为前额鳞相接(contact),但同时也提到有1号越南标本(VNMN 934)表现为前额鳞分离(narrowly separated)[1]。Wang等在对中国大陆分布的北部湾蜓蜥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后,也发现1号亚成体标本(SYS r000418)存在前额鳞分离现象,并据此将北部湾蜓蜥的鉴定特征修订为前额鳞相接,极少数分离[2]。
另外,本次采集的北部湾蜓蜥标本上眼睑为浅黄色,下眼睑为白色,不同于之前所描述的上下眼睑均为白色[2],推测为个体变异或适应环境的特征,这一点需要更深一步调查来验证。
北部湾蜓蜥数量稀少,自2011年发表后,已知标本仅23号[1-2],对其生物学特性,尤其是生活习性等缺乏了解。新的分布地和标本描述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