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运平
摘 要: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变革,时代的发展更需要划时代的、能够与时俱进的德育教育工作理念。而今的班主任都在感叹“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那我们怎样才能使初中班级德育教育初见成效呢,怎么样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呢?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作用
我们教师大部分都是做过班主任的,班主任的工作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其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那么怎么样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 言传身教,身教更重于言教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青少年最大的行为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行举止,这样就产生了“严师出高徒”的佳话。这也就是很多高等学府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等等名言佳句来熏陶规范全校师生的原因。表现在家里也就有了所谓的“将门出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上梁不正下梁歪”等说法。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率先垂范,不论学识、气质、品质和职业道德,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教育他們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要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必须去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二 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人
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若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若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若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若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若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给予学生赏识教育,要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他们。当然要把溺爱与关爱区别开来,学生犯了错误总是要酌情处理和批评教育的。
三 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关爱他们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班主任,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所以当你主动去帮助学生或跟学生推心置腹交心时,学生一定会很感激;当你给他们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微笑时,他们一定很高兴;当他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们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价值,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四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有位作家说得好: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必然是感情的奴隶!感情如洪水,若不修堤筑坝,就会泛滥成灾;感情如烈火,若不及时扑灭,就会烧毁一切。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被感情所左右,迁怒于学生,特别是对待“差生”,班主任应该经常调节自己的感情,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妥善的办法来处理问题,这样才不会使老师和学生“两败俱伤”。
教师以学生为本。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心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脾气”,它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动作的灵敏性上。作为教师我们要尽量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坚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德教亦无定法,能够德教成才的就算好法。但所有方法都应建立在严谨、公平、厚爱、务德之上。
参考文献:
[1]刘立华.当前中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2]陈向平.新形势下再看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