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山
〔关键词〕生命教育;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敬畏生命;逆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79-02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美的芳华,本该绚丽多姿,精彩绽放。但是,却偶有青少年由于暂时的心理烦扰、学业挫折或家庭变故等因素选择了轻生,着实让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毋庸置疑,这些悲剧都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了现实教育的难隐之痛,即生命教育的缺失。那么,在悲剧发生之后,我们不得不要反躬自省: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我们究竟有没有落实好生命教育?
教育是因生命而来,也是为生命而行。生命教育,既是所有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立足点和落脚点。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时刻不忘筑牢生命教育的根基。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青少年的感恩和责任意识。每个生命的到来,都是上苍最美的眷顾。特别是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可能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成长,父母都会精心抚养,悉心培育。在此过程中,他们含辛茹苦,却甘之如饴;他们任劳任怨,却不求回报。其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这就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的最好诠释,这就是人性的最伟大之处,无论如何赞美,都不为过。
身为孩子,要领会父母这份良苦用心,更要存有发自肺腑的对父母的感恩之心。而要感念父母之恩,最起碼就要做到不违逆父母的初心,活好自己,甚至能让父母引以为傲。更进一步来说,这种感恩意识还需要上升为责任意识,即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赡养。常言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赡养父母,为父母尽孝,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青少年应该懂得的生而为人的最基本的责任。如果连这点责任意识都没有想到、都没有尽到,何谈自己身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当孩子具有了这样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后,他们就会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父母。那么,在产生轻生念头之时,他们如果能够回望身后的父母,想象父母可能因自己轻生而要经历那种连世间任何生离死别所无法比拟的锥心之痛时,或许能幡然醒悟,回心转意。
其次,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学会敬畏生命。现代思想家施韦泽就指出,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存在于普遍联系之中,都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与此同时,任何生命都是宝贵和神圣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随意地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都是对生命本身最大的亵渎。因此,我们要深植敬畏生命的意识。
常言道:“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唤醒个体生命的智慧潜能和人格理想,使每个生命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各得其所”,“美美与共”。这不仅是对个体成长和权利的尊重,更是对生命本身价值和意义的敬畏。敬畏生命,既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最深刻的社会意义。唯有敬畏生命,才能使教育行稳致远,才能使人类社会获得持续的发展进步。
敬畏生命,不仅指向外界,关爱别人的生命;也指向主体自身,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既不能随意损害外界个体的生命,也不能有意断送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是对家人、对社会最大的负责。轻生的青少年之所以误入歧途,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珍贵。生命虽然是自己的,但就伦理学而言,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没有随意伤害自己生命的权利。尽管任何生命都来自偶然,但都值得珍惜。
最后,生命教育更离不开对孩子逆商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优胜劣汰,人生若要获得更好地发展,取得一番成就,不仅取决于人的智商和情商,也取决于他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揆诸现实,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面对人生的阴晴雨雪和冷暖风云,无法回避。没有不经历挫折失败的成功者,只有害怕挫折失败的放弃者。越是取得大成就的人,经历的逆境挑战就越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困境,在困境中永不言弃,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具体来说,我们要教会孩子生存能力,培养其忍耐力和自制力,为其创造更多与外界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合作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使孩子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处变不惊,泰然自若,并能从困境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很多青少年自幼成长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缺少足够的人生历练,往往不能正确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困境。一旦遇到挫折或困境,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如何战胜,而是如何逃避如何摆脱。这就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逆商教育的不足。透过无数的悲剧案例,我们应该深入思考:逆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如何让逆商教育有效渗透在教育实践中。
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曾说:“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要努力为每个人的生命发展提供精神的守护与支撑。所以,生命教育势在必行。落实好生命教育,关键在于筑牢根基,从而使孩子们深怀“感恩的心”,无论“坎坷辛苦”“花开花落”,都要“有勇气”“不认输”,都要“感谢命运”,珍惜自己。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东莞,523325)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