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联合Ⅰ期VSD持续引流治疗感染性长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9-04-17 09:24蒲海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炎症性换药

蒲海龙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急诊科,四川广安 638000

长骨骨折为创伤外科常见疾病,该病多数需要通过手术干预进行治疗,尤其对于合并皮肤缺损等严重感染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待提高,而对于合并感染所致慢性骨髓炎窦道形成及贴骨疤痕等形成者,容易导致病理性骨折甚至骨缺损的发生[1],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心理与经济负担。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治疗存在有皮肤缺损感染性创面的长骨骨折患者,通过医用高分子材料媒介,有效封闭创面[2],进而防止创面进一步污染及交叉感染[3],达到全方位持续引流目的[4]。为更好的提高合并感染的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显微外科联合Ⅰ期VSD持续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并针对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长骨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局部病灶微生物培养等确诊,排出合并糖尿病者、全身感染者、失血性休克者、活动性出血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及签字拒绝入组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8例,年龄20~45岁,平均(33.5±1.3)岁,病程 8~ 28h,平均(16.3±1.3)h,骨折部位:胫腓骨者25例,股骨者11例,肱骨者4例,存在皮肤缺损面积2.0cm×5.0cm~5.0cm×15.0cm,平均(8.1±1.3)cm;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20~ 45岁,平均(33.6±1.3)岁,病程 8~ 30h,平均(16.4±1.4)h,骨折部位:胫腓骨者 26例,股骨者10例,肱骨者4例,存在皮肤缺损面积2.0cm×5.0cm~5.0cm×15.0cm,平均(8.0±1.3)cm,两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及病程及存在皮肤缺损面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治疗,其中照组行显微外科联合皮瓣移植手术干预,术中仔细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异物,对骨折部位实施坚固内固定,根据皮肤缺损面积取机体皮瓣进行修复植皮术,术后留置引流并加强换药;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联合Ⅰ期VSD持续冲洗治疗,术中仔细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异物,对骨折部位实施坚固内固定,并根据创面情况裁剪合适大小敷料,将内含引流管敷料完整覆盖于创面之上,适当裁剪并缝合,确保创面边缘为健康皮肤,随后加以封闭式覆盖,并连接负压源,调节负压为持续负压吸引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均行为期3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直至创面愈合。比较治疗后1周机体炎症性因子变化,分析治疗过程中两组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恢复比例以及临床愈合时间,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

1.4 评定方法

炎症性细胞因子检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相关指标正常参考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10ng/mL)、、白细胞介素-1(IL-1)(130~250ng/mL)及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0mg/L)。创面恢复比例由主管医师在患者治疗后1月是进行评定,创面临床愈合时间则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进行随访,骨组织内炎症消退,创面愈合以创面被新生皮肤覆盖,且病灶部位无红肿及局部脓肿形成,恢复正常皮肤完整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1周炎症性因子比较

治疗后1周观察组炎症性因子TNF-α、IL-1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炎症相关因子比较(±s)

表1 干预后两组炎症相关因子比较(±s)

组别 TNF-α(ng/mL) IL-1(μg/mL) hs-CRP(mg/L)观察组 12.0±0.1 0.60±0.1 10.7±1.0对照组 18.5±0.6 0.95±0.2 31.2±2.0 t 67.583 9.899 59.983 P 0.000 0.000 0.000

2.2 治疗过程中两组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恢复比例以及临床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恢复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创面临床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过程中两组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治疗过程中两组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愈合时间比较(±s)

组别 换药次数(次) 创面恢复比例(%) 愈合时间(d)对照组 7.3±1.2 47.4±2.9 33.2±2.7观察组 3.8±0.6 16.4±1.2 25.3±1.8 t 16.499 62.470 15.397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再发血肿、血肿、创面不愈合的整体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感染性长骨骨折治疗上以彻底清除病灶组织,清除死骨,消灭死腔,积极骨折坚固内固定为原则[5],手术治疗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为目的[6]。针对感染性长骨骨折患者如针对感染性创面治疗不彻底[7],则将可能导致慢性感染甚至感染性骨髓炎的发生[8],炎症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9]。对于感染性长骨骨折治疗上应结合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治疗同时[10],对创面进行有效的引流,确保创面干燥,清洁亦是救治成果的关键[11]。

表3 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比较[n(%)]

本研究针对感染性长骨骨折,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病灶清除结合皮瓣移植植皮治疗,结合坚固内固定治疗,在较大程度上清除感染病灶,但对于微小病灶尤其是病灶部位炎症性细胞因子以及致病菌所分泌的内毒素与外毒素等不能有效清除[12],而所实施的同期皮瓣移植植皮治疗,则成为遗留病菌的有效培养基[13],进而出现伤口感染、甚至慢性骨髓炎的发生[14]。观察组则实施显微外科联合Ⅰ期VSD持续冲洗治疗,针对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后1周炎症性因子对比发现,治疗后1周观察组炎症性因子TNF-α、IL-1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持续负压引流能有效的降低机体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另外针对治疗过程中两组创面换药次数、创面恢复比例以及临床愈合时间对比发现,治疗期间,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比例大于对照组,创面临床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提示联合使用VSD引流,能有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最后针对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发现,观察组出现再发血肿、血肿、创面不愈合的整体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使用VSD引流后,能有效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能与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联合Ⅰ期VSD持续冲洗治疗,能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且密闭的愈合环境[15],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同时还能减轻组织局部水肿,持续负压引流还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16],促进血流循环以及肉芽组织生长[17]。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全方位引流,并通过生物半透膜材料,加强对创面填充,并将负压引流管及负压吸引源之间建立媒介[18],使与敷料相接触创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负压状态,更好的促进创面渗液及坏死组织排出,减少创面污染,促进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针对感染性长骨骨折患者行实施显微外科联合Ⅰ期VSD持续冲洗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炎症性换药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肛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用于直肠少见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显微外科在口腔医学教育中教学设计与培训时机的探讨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