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华 陈 舒 陈俊曦 钟艳萍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慢性咽炎(梅核气)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疾病,研究表明在慢性咽炎的患者中,患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达34.6%[1],该病在很长时间内被误诊为普通的慢性咽喉炎[2]。该病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干、声音嘶哑、痰多、慢性咳嗽等症状,可伴见烧心、反酸、呃逆等症状,甚至引起喉部黏膜角化、狭窄、息肉增生、癌变等严重后果。在人们生活节奏变快、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反流性咽炎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治疗,并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动态胃酸监测结果证实了其疗效,但患者往往需较长明间服药(1~3个月,甚至半年),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且停药后容易复发。我科参考《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中喉痹、喉喑、梅核气等的分型标准[3],将反流性咽炎分为肝胃不和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发现大部分患者属于肝胃不和型[4]。本研究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对2015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患者153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1例,女30例,年龄18~58岁,病程4个月~2年,治疗前RSI(20.24±2.85)、RFS(10.70±1.85);观察组男19例,女32例,年龄20~59岁,病程6个月~2.5年,治疗前 RSI(20.18±2.56)、RFS(10.67±2.10);对照组男19例,女32例,年龄18~57岁,病程5个月~ 2年,治疗前 RSI(20.64±2.35)、RFS(10.80±1.73)。三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病程及治疗前RSI、R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诊断为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的患者;(1)年龄在18~60岁;(2)与慢性咽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5],出现咽部异物感、咽干、频繁清嗓、声音嘶哑、喉黏液过多、慢性咳嗽等症状,可伴见烧心、反酸、呃逆等症状;病程超过3个月;(3)经间接喉镜检查或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咽黏膜充血、喉黏膜增厚、杓间区红斑、声带水肿及声带小结等体征;(4)咽PH监测存在咽反流性的客观证据,或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s symptom index,RSI)及反流体征量表(reflus finding score,RFS)评分,RSI≥13分且RFS≥7分作为诊断标准;(5)经两名副高以上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患者多虑,喜叹息,眠差梦多,胸闷纳呆,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排除标准:(1)胃溃疡患者;(2)精神异常患者;(3)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不宜长期服药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对本研究所涉及药物过敏者。
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药物组成:柴胡 10g,香附 10g,川芎 10g,陈皮 10g,枳壳 10g,芍药6g,甘草5g,适当进行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观察组:以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耐信20mg,2次/d)+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对照组:以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耐信20mg,2次/d),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通过症状评分、体症评分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量采用(±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三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wman-Keuls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RSI、RF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RSI、RFS评分比较(±s,分)
注:各组治疗前、后对比P<0.05,组间差值比较P<0.05(F=3.12):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别①:③P>0.05(q=2.79),观察组与治疗组差别①:②P<0.05(q=2.83)、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别②:③P<0.05(q=2.91)
?
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中咽异物感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 96.08%(49/51)、94.12%(48/51)、94.12%(48/51),治疗1周后缓解率分别是87.76%(43/49)、91.67%(44/48)、70.83%(34/48)。 治 疗组与观察组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见图1。
图1 三组治疗1周后咽异物感的缓解率比较
研究发现,在耳鼻咽喉科就诊的患者中,4% ~10%的患者存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6],其原因与体质、个人情绪、饮食结构改变等综合因素有关,亚太地区反流性咽炎的处理共识[7]认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并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动态胃酸监测结果证实了其疗效,但患者往往需较长明间服药(1~3个月,甚至半年),长期服用PPI治疗成本太高,不仅可能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可能导致患者的肠胃功能发生紊乱[8-9]。
祖国医学认为,反流性咽炎在中医学属于“阴虚喉痹”“嘈杂”“梅核气”等范畴,李云英[10]认为:咽与脾、胃在水谷的共司受纳、消化与输布,构成了三者关系的轴心,凡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或由于情志不遂,思虑过度,以至肝胆失于疏泄,横逆犯胃均可引起本病。我科参考《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中喉痹、喉喑、梅核气等的分型标准[3],将反流性咽炎分为肝胃不和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发现大部分患者属于肝胃不和型[4]。而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可见胁肋疼痛,胸闷,脘腹胀满;肝旺木克脾土,则出现嗳气、反酸等症状。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气之法,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芍药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二药相合,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为佐药;甘草兼调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可调和肝脾,则咽异物感、嗳气等症状缓解。临床上也见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咽炎取得显著疗效的报道[11-12]。有研究表明,反流性咽炎的发作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3],而柴胡疏肝散对患者的精神心理有一定作用。高新立等[14]使用疏肝逍遥散加减配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对照组(有效率85.00% vs 71.67%)。
本研究单选肝胃不和型反流性咽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观察,证实柴胡疏肝散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与奥美拉唑媲美,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同时,随诊中我们发现,柴胡疏肝散虽然在缓解烧心症状上可能不及PPI那么快速,但仍可较快缓解患者的咽异物感的症状,而此时反流体征量表RFS评分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综上所述,对于缓解肝胃不和型的反流性咽炎患者,柴胡疏肝散可以达到与PPI相近的效果,而联合使用PPI与柴胡疏肝散,则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