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研究

2019-04-16 10:32田之涯
速读·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网络语言高职学生

田之涯

摘 要:由于当前我国青少年网民是网民构成的主体人群之一,加之网络用语幽默、活泼的特色,网络用语成了非常受高职学生欢迎的一种语言形态。与此同时,网络用语对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展开,深入探讨了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感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高职学生;道德情感

一、网络语言的道德情感功能

网络语言所具有语言共有的特点以及自身独特的特点也赋予了其特有的道德情感功能。

(一)空间相对自由,适宜进行情绪宣泄

相比于现实生活来说,网络上人们的言行举止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尤其是当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不满之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够直接宣泄,而会选择通过进行网络语言宣泄。比如说“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就反映出了人民大众的一种自嘲心情;“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也表达出了人民大众对一些公众平台信息公布不真实的不满。还有很多网民在网络中一改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使用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恶搞”、“起哄”等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

(二)通过使用网络语言获得满足感

网络语言往往是针对当下社会热点、舆论热点,了解掌握网络语言往往也意味着第一时间掌握了社会热点,这也给了人们很大的满足感。比如说对于正值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产生求异、猎奇心理,而当他们及时捕获一个网络热点并且掌握网络语言时,这种心理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或者有些网民借助网络上一些“吐槽体”、“咆哮体”语言将自己现实生活中不敢发泄的压力、愤怒、不满等情绪发泄出来,也能够得到一种满足感。

(三)通过发表群体舆论获得认同感

网络往往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大的发言阵地,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出现后,网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评论。通过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发表群体舆论,比如“我反正信了”、“别问!问就是xx”等等,往往也能够使人们获得一种认同感。

二、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的体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截至2018年6月,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由此可见,在不断扩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学生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高职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主力人群,借助网络语言直抒胸臆、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也从侧面彰显了网络语言对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更加注重个性的表达

高职学生们往往追求新鲜感、趣味性,希望能够彰显个性,而网络以及网络语言的产生给予了他们这样一个表达自我、发展个性的平台。“蜗居”、“不婚族”、“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且行且珍惜”这些网络语言在高职学生人群中得到了热烈的追捧和广泛的运用也从一方面体现了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诉求、行为举止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当下高职学校的学生更加注重个性的表达,因此在道德情感上,他们也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能够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顺应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起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

(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挑战

网络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网络对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更加自由、氛围也更加轻松。面对一个社会热点事件,高职学生们不再是被迫接受主流媒体宣传的思想,而是可以视具体情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当然,由于之前始终处于一种大众媒体“主流思想”的引导下,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表达自身想法的时候,很多高职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叛逆的、颠覆的心理,通过攻击“主流思想”的方式而进行个性张扬,抒发不满情绪。这样一来,传统的一些道德观念也受到了挑战。但由于高职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社会,在心智等方面仍然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也经常受到网络语言一些错误的导向,使得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片面化、绝对化。

(三)使用网络失范语言降低道德素质

由于网络与现实生活相比具有相对的自由,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却盲目认为网络就是绝对自由的,因此也在网络上使用了一些失范的语言。有一些低俗的網络用语成为了高职学生在网络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如“屌丝”、“nmd”、“艹”等,这些失范语言的使用会导致高职学生道德观念逐渐淡薄,久而久之,道德素质也不断下降。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网络语言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网络语言给高职学生带来的道德情感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展开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尽可能地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保留和发展网络语言给高职学生带来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影响,引导高职学生抵制失范网络语言的使用,规避失范网络语言给高职学生带来的消极道德情感影响,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兰花,黄丽燕.大学生网络语言道德现状及高校德育工作的规范路径[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8):61-63.

[2]程蔚.浅议网络语言的类型和道德文明[J].新闻世界,2002(6):32-33.

[3]黎文升.论网络语言影响下的大学生道德建设[J].群文天地,2011(20):289-292.

[4]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7.

[5]黄继辉,宋定坤.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热词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J].煤炭高等教育,2018(1).

[6]吴海婷.大学生自媒体道德失范行为及其引导策略[J].纺织服装教育,2018(1).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网络语言高职学生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