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深层学习与思辨能力探讨

2019-04-14 14:12魏朝夕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外语教学

魏朝夕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现外语教学中的深层学习势在必行。深层学习的内涵共识与大学外语思辨能力培养内涵不谋而合。外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助于外语教学中深层学习目标和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外语教学;深层学习;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2-0237-02

一、前言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通过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过程,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知识能力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进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培养学习者的个性化已然成为了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任务。信息时代下,学习者对知识的简单记忆与理解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学习者只有主动探求,有效进行知识转化与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才能具备主动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实现有意义的知识个性化建构。此处,记忆与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既是学习方式,也是学习思维过程。其中,记忆与理解属于浅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属于低阶思维层面;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深层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身参与和思考过程,属于高阶思维层面。以上的学习方式,是浅层学习与深层学习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实践;而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的划分则是从心理认知角度对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进行的理解与表达。因此,浅层学习与深层学习都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落脚点,有机统一地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即便如此,外语教学中只注重背诵,记忆以及模仿,导致语言学习者过于专注语言技能的习得,造成人际交流时语言表达质量差、逻辑不清、内容单薄;对于社会生活现象口语表达,则存在无话可说、语无伦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鲜见有深度的观点和论述的现象。对于以上现象,引发了诸多学者和专家对外语教学“思辨缺席症”的探讨和研究。从现象的表现形式和造成原因来看,外语教学中对语言知识的加工和处理更多停留在记忆和理解阶段,而缺乏对语言知识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深化和升华,从而造成了外语教学中浅层学习现象明显,深层学习欠缺。因此,外语教学中深层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值得探讨。

二、深层学习与外语教學

深层学习概念最早起源于国外,由费尔伦斯·马顿和罗杰·赛尔杰于1950年代提出了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两种学习方式。2005年黎家厚教授首次提出了深层学习的概念。此后国内学者分别从深层学习理论研究、深层学习方法研究和深层学习的应用研究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并达成下以下几点共识:(1)深层学习过程是基于理解、批判、迁移、关联过程下的学习,最终能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2)深层学习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倡主动学习,进行知识建构;(3)深层学习能够提升学习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4)深层学习并不排斥浅层学习,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是一个单独的连续统一体。以上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层学习的概念梳理,凸显了深层学习有助于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强调知识与细节之间的关联性,注重意义的理解与建构;深层学习有利于高阶思维(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论述,高频次地出现在我国不同层次的教育文件或相关报告中。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特别强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可以说,我国教育教学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与心理认知领域的高阶认知技能阐述以及大学外语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在本杰明·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理论的六个级别中,按照认知过程的难易程度设计,将识记、理解作为简单认知能力;将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作为高阶认知技能。而后者正是大学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核心技能。

目前就大学英语与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中,可以发现:(1)外语思辨力与大学英语语言能力密不可分。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框架中将社会能力(思辨能力等)与认知能力(语言知识)、功能能力(语言技能)、策略能力(学习策略)一并纳入。思辨能力已然成为大学英语语言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环节。(2)外语思辨力培养理论与大学英语课程实践发展不对等。目前国内外语界对外语课程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从理论研究上已经达成共识,但基于语言技能课程结合下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缺乏确切的有效性证明。(3)信息技术辅助并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辨力培养刻不容缓。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研究传统课堂研究较多,技术应用较少。目前,语言学习者处于信息狂轰乱炸的时代,不仅要接触大量信息,还要对泛滥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与判断与再创造。因此,外语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思辨能力发展,并用实证的方法证明其有效,是必然,也是需要。

至此,大学英语课程中践行外语思辨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既是与时俱进,符合信息时代对外语课程教学的时代解读,也是促进外语深层学习的必然之举。

三、外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

《国内大学英语关于思辨能力培养的20年研究综述(1998—2017)》发现:“长期以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侧重语篇分析,长难句句型和重难点语汇讲解。学生们的学习也往往局限在词汇句型的识记和语法的正确使用。这种教学只片面强调了语言技能的掌握却忽略了对学生们的思辨能力的培养。”[1]因此,学习者机械、被动地学习与记忆知识与细节的学习策略,外语教育中重复操练和机械记忆的教学方法普遍造成了大学外语教学浅层、低效、思辨能力缺席的现象。同时,《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文指出:“外语教学不能过度强调思辨力的训练而忽视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大学外语课程应该成为培养思辨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外语语言能力是培养思辨力的前提。因此,外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须以记忆和理解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为基础。同时,思辨力的培养虽然要以语言能力为基础,但这绝不意味着,语言水平低的学生,就无法发展思辨力。事实上,任何语言材料,只要教师精心设计,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思辨力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2]以上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调研及结果启示我们:(1)明确了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前提。大学英语课程中语言技能是思辨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语言技能训练必不可少,也无法跨越。(2)确认了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载体。大学英语课程是思辨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以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教师精心设计语言材料和语言活动,能并会促进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发展。(3)指出了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指导方针。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浅层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只会造成思辨能力缺席的现象;理性对待浅层学习方式与深层学习方式,将二者在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中有机融合,能并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求和勇于质疑的能力。(4)肯定了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学习者个体平等性。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者,无论英语语言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并能够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中提高思辨能力。

由此可見,外语教学中注重并贯彻学习者个体平等性、语言技能的基础性、语言内容的依托型、语言活动设计的保障性以及深浅结合协同发展的指导性的原则,不仅有利于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外语教学从浅入深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英国学者Fisher(2008)指出,语言教学面临着从对“语言准确性,流利性”的关注转向到“语言的批判性理解和表达”的关注。语言教学关注的转向与我国大学外语思辨能力目标解读以及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层学习内涵,不谋而合。可以说,实现外语教学中的深层学习势在必行,注重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刻不容缓。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进行大学外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促进大学外语教学中深层学习目标和效果的实现,既是与时俱进的举措,也是信息时代下应对大学外语变革的必然行动。

参考文献:

[1]王颖萍.国内大学英语关于思辨能力培养的20年研究综述(1998—2017)[J].海外英语,2017,(21):100-101.

[2]文秋芳,孙雯.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6-12..

Discussion on Deeper Lear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y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WEI Zhao-x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Beijing 100018,China)

Abstract:The era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makes deeper lear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necessary and vital.The comprehension of deeper learning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y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y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deeper lear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deeper learning;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y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大学外语教学策略探究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微媒介在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