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小学计算教学效率的方法,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应重点把握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环节,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在教学中明确算理,在教学后重视计算练习,以此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小学计算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124-02
数的计算和应用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数的计算贯穿小学6年数学教学过程,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为了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该重点把握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这三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学前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进行计算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这是提高计算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可以这样做:
(一)注重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在开展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例如,《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开个“小超市”,让学生在“小超市”这一情境中体验购物过程。学生在“小超市”里购物时,会遇上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当“小超市”购物环节结束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以及两个小数在相加或相减时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的算理。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
(二)注意做好铺垫
在开展计算教学之前,教师要注意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将旧知与新知建立起联系,为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设计和布置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口算题、连线题等,再现学生已学习过的计算知识,激活学生的旧知与已有的计算经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之前,教师可以这样做铺垫:先概述“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点,然后设计一些整数除法的口算习题,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通过再现“整数除法”的知识点和做计算题,学生不仅回忆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三)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知识经验之上。所以,在开展计算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学生现有的计算水平,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除以整数”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计算题(如14.8÷6=?,15.5÷5=?),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计算完毕后,教师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进行预测与评估。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大多数学生在做除法计算题时,发现结果是余数时会保留余数,不再继续计算下去。此时,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商是余数时为何还能继续除?为何商的小数点必须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中明确算理
(一)知概念,明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引导,使其知概念、明算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新课标的建议是:结合具体情境实施教学。例如,“加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的内容,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意义,能够根据情境写出加法算式,能够解释自己计算的过程,也就能够理解算理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促进作用。课本在这一章节中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情境——折纸:3个小朋友在折纸鹤,其中1个小朋友折了1只蓝色纸鹤,另外2个小朋友折了2只黄色纸鹤。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设置的活动情境并进行详细讲解:用1代表蓝色纸鹤数量,用2代表黄色纸鹤数量,用3代表蓝色纸鹤和黄色纸鹤的总数量。最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纸鹤?有的学生会说:“一只一只地数,有3只纸鹤。”还有的学生会说:“1只纸鹤和2只纸鹤合起来就是3只纸鹤。”当有学生从“合”这个角度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肯定的回答,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合”。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1+2=3,给学生讲解1和2之间的关系以及“+”的意义。教师讲清楚加法的算理后,再指导学生用小棒模拟加法算一算、说一说,从而加深学生对加法算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给算法与算理“搭桥”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算理的意义,因为算理指导着算法,而算法又是算理的具体表现。很多时候,学生在正式计算之前已经在活动情境中有了对算理的初步认知,并且掌握了算理,但在真正开始计算时,会觉得那些抽象的计算方法运用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教师要在算理与算法之间搭建起一座“桥”,可用数形结合、画图等方式进行“搭桥”,把抽象的算理直觀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乘以分数》中的计算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画图的方式说明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如计算[1/2]×[3/4],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图来探究。先将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上下2个部分,接着竖向将[1/2](上半部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3份涂上绿色,取其中1份涂上红色。这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出,绿色部分就是将整个长方形分成8份,取其中的3份。所以,[1/2]×[3/4]=[3/8]。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搭桥”,能够使学生明白算式的意义并用图形来表示,最后根据图形表示算式的计算方法,体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算理,感知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三、教学后重视计算练习
(一)重视习题的设计
多做计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完一个内容之后,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定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计算训练,通过强化练习,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计算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教师设计习题时,要考虑题目的难易程度,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够巩固学生已学计算知识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做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设计与下面习题相类似的习题:51×49+49,31×31+31,41×39-41,让学生在反复做题中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计算方法,懂得如何在计算中灵活使用乘法分配律。另外,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还要注意习题的多样性,让学生知道做题时要先观察后思考,强化学生做题前先观察思考的意识。学生完成习题后,可以让他们互相检查、修改,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提高做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视对错题的反思和总结
学生在做习题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從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完成练习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反思。例如,计算401-68,这个算式末位不够减,中间又是0,学生在做退位减法时常常出错,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把这种特殊的算式抄录下来,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又如,乘法算式66×58涉及的数字比较大,计算时很多学生会出现心算错误的情况,教师应该对这个计算难点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多做一些类似的题目以提高心算能力。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分析错题,辨析同一类型习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抄录错题和收集易错的题目。这样做,一可以避免重复练习已经做过的习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二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处理学生容易算错的题目,攻克计算的难点,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这3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深入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左庆朝(1964— ),男,汉族,广西贺州人,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从事小学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