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9-04-10 09:10:48戴凤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32期
关键词:肺心病延续性出院

戴凤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厦门3610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我国作为COPD患病大国,其患病率为8.2%;持续性气流受限是COPD的主要特征之一,反复发作,威胁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社会经济负担[1]。肺心病是COPD常见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有研究提示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和用药情况等问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2]。延续性护理则可基本解决该问题,是住院护理的延伸,保证出院患者在出院后家庭修复中获得持续的卫生保健,保证康复效果,降低病情恶化概率,避免不良结局发生[3]。本研究选取100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对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纳入标准:(1)符合COPD及肺源性心病诊断标准;(2)依从性良好;(3)知情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肺结核和肺栓塞等其它呼吸系统疾病;(2)严重心力衰竭或心脏结构异常者;(3)合并其它严重内科疾病者;(4)期间死于疾病或其它意外者。在遵循以上标准前提下,共入选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54.38±6.49)岁;病程 10-15 年,平均(12.89±2.51)年;观察组:男 34例,女16例;年龄50-80岁,平均(55.11±6.92)岁;病程 10-15 年,平均(12.56±2.3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由本科室成立专门小组,设立完整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建立严格随访制度: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须每隔2周完成1次电话随访,每隔4周完成1次上门随访,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及疾病状态,并反馈给主管医师,对不良情况及时处理。

第二,心理康复护理,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多有濒临死亡的体验,给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伤害,不利于恢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再发风险,因此,医院与社区联合成立了心理门诊,每周固定时间有医院心理医生前去坐诊,期间由社区内心理咨询师驻守,嘱咐患者回去后如有不良情绪,及时去心理门诊疏通;平时自身还可听欢快音乐、看幽默电影等帮助自身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三,家庭氧疗,大部分研究均显示家庭氧疗可明显在提高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同时还可增加运动耐力,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出院时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的原理和重要性,并告知氧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及家属可根据口唇、鼻尖及脸颊部皮肤颜色正确调节氧流量,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每天吸氧时间超过12h。

第四,肺康复训练,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低于正常人,使期运动量甚至呼吸量显著减少,加速病程进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适当的肺康复训练对此类患者十分重要。由本院护理人员统一呼吸训练方案,并培训社区护理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帮助患者完成训练,具体包括控制性深慢呼吸、缩唇/腹式呼吸、呼吸力量锻炼(周一至周五、每天1次)和下肢功率车锻炼(0.5min低负荷运动与1min高负荷运动交替进行,20-30min,周一至周五、每天1次)。期间患者出现不适,则立即停止。

第五,明确发病状态及自救方法,出院时培训患者及其家属,使其熟练掌握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期发作的发病特征及可能诱因;并嘱咐患者若单独外出时须携带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发现自己突然气促,并逐渐加重时及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恢复平静后去社区门诊或本院门诊复诊。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截止日期为2019年2月,每次随访时,由护理人员组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SAS和SD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评分);最后1次随访时组织患者进行护理满意情况评价,主要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用χ±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用%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健康比较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 两组NIHSS和SD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NIHSS和SD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n)50 50 SAS评分54.64±6.89 47.85±3.71*SDS评分52.05±7.24 48.12±4.48*

表2 两组NIHSS和SD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NIHSS和SD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n)50 50 ADL评分36.73±5.52 44.29±7.48*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只能控制症状,不能逆转进程,多数患者在患病5-10年后可并发肺心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能力[4]。急性发作期须住院进行治疗,稳定期则可须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联合控制病情,延缓进展,因此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是维持疾病稳定,延缓进程的重要措施[5]。本研究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组建专门小组,设计了完整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方案,通过建立建立严格随访制度、心理康复护理、家庭氧疗、肺康复训练及明确发病状态及自救方法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持续性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降低,提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慢性改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更好更快的恢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给予了系统的家庭氧疗和肺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最后本研究收集了患者对两钟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发现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护关系,增添信任,最终有利于患者恢复。

由此可见,延续性护理可改善COPD患者合并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能力,获得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肺心病延续性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6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53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2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1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