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平滑肌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9-04-10 00:47庞建智马彦杰杨晓峰梁钢王东文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附睾精索阴囊

庞建智 马彦杰 杨晓峰 梁钢 王东文

阴囊平滑肌瘤虽是良性肿瘤,但其发病率极低。我院2018年1月收治1例,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小结,报告如下。

患者,男,49岁。因“发现左侧阴囊内肿物20年余”于2018年1月22日入院。患者20年前发现左侧阴囊内可触及一黄豆大小肿物,无不适,未行任何治疗。近1年来发现肿物逐渐增大,伴左侧阴囊坠胀感明显,遂来就诊。查体:左侧阴囊内下方可触及大小约3.0 cm×2.5 cm×2.5 cm质硬椭圆形肿物,活动度可,无触痛,透光试验阴性,与睾丸、附睾、精索边界清。右侧睾丸、附睾、精索正常。阴囊皮肤无明显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阴囊彩色

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附睾尾处可及不均质低回声肿物,大小约3.0 cm×2.5 cm×2.5 cm,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CDFI示内部及周边可及血流信号(图1)。患者经常规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阴囊肿物切除术。取左侧阴囊横行切口,长约3.0 cm。术中见肿物位于阴囊内下方,肉膜和鞘膜之间,与鞘膜壁粘连,分界不清,未达鞘膜层内。肿物与睾丸、附睾、精索等分界清、无粘连,表面无破溃及出血,完整切除后送病检。病理检查:左侧阴囊内下方肿物,大小约3.0 cm×2.5 cm×2.5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中(图2)。免疫组化:CD34(-),Desmin(+),Ki-67(-),S-100(-),SMA(+),SOX10(-)(图3)。病理诊断:(左阴囊)平滑肌瘤。随访8个月无复发。

1A:左侧阴囊内下方肿物纵切;1B:肿物内部及周边可及血流信号图1 左侧阴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图2 左侧阴囊内下方肿物大体病理标本图3 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编织状排列,胞质红染,细胞核呈杆状,无明显异型性(HE染色,×100)

讨论阴囊平滑肌瘤临床十分罕见,Forster于1858年首次报道该病。我国自1979年廉锡纯[1]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至今约25例,世界范围报道的病例不超过70例[2-4]。1976年Siegal等[5]报道的11 000例阴囊肿瘤中,阴囊平滑肌瘤仅有11例。阴囊平滑肌瘤来源于阴囊肉膜,与睾丸、附睾及精索无关。多见于40~60岁的中青年。常为单发、实性、质硬肿块,偶见单侧或双侧多发。最小者似米粒大小,最大者可达16.0 cm,平均直径约6.4 cm,包膜完好,边界较清楚。阴囊内生长多见,少数为外生性生长,其中部分病例肿块表面有溃疡性病变。肿块生长缓慢,患者几乎无不适症状,从发现到手术切除平均为7~8年[6]。

影像学检查方面,阴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该病的首选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判断肿块来源于睾丸内还是睾丸外,以及与附睾、精索的组织关系。其声像图特征:肿块形态较规则,实质回声团内回声强弱混杂,有包膜,与睾丸、附睾、精索界限较清晰。CDFI:肿块内可见血流信号。然而,仅凭肿块形态大小、回声强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血流情况无法鉴别肿块的良恶性[2]。确诊该病仍有赖于病理检查。CT平扫肿物呈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一般密度均匀,与睾丸密度相近,与阴囊壁分界不清。CT增强肿块呈渐进性均匀强化,与睾丸、附睾、精索分界清晰,无外侵及转移表现[7]。MR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肿块大小、位置、边界及周围组织结构。该病MR表现特点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相对于睾丸组织其增强降低[8]。因此可以根据T1WI、T2WI不同信号特点对肿块性质加以推断,进而与阴囊内其他良性肿瘤进行鉴别,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

病理学上,肉眼观特点:肿瘤边界清楚,类圆形,切面灰白或灰粉色,实性,质中或质硬,包膜完整,发生于阴囊肉膜,与睾丸、附睾及精索无关。显微镜下特点: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呈编织状或漩涡状密集排列而成,细胞核呈卵圆形或短棒状,无异型性及核分裂象。

阴囊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可以观察或手术治疗。肿瘤切除术后虽有复发的可能,但一般预后良好,目前尚无复发病例报道。术后应长期随访,一旦出现复发,高度提示有发生恶性变的可能。

猜你喜欢
附睾精索阴囊
绵羊附睾液和附睾精子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高频超声在附睾梗阻性无精症诊断中的应用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精索静脉曲张不会影响性生活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
阴囊潮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