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9-04-10 05:53:34张小燕曾阿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36期
关键词:心肌炎家属护理人员

张小燕 曾阿真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 厦门361027;

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361000)

小儿暴发型心肌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是因为病毒对机体的心脏造成了侵犯而引发的一种心肌性病变,不但发病急,死亡率还比较高,极易引发昏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对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1]。本次选取了102 例2016 年10 月至2018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给其中的51 例患儿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2 例2016 年10 月至2018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暴发型心肌炎患儿,本组患儿均满足小儿暴发型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确诊。患者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发热、肌痛、皮疹、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本组中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儿。将本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0 例,年龄7 个月-10 岁,平均年龄(4.37±1.56)岁。观察组中男29 例,女22 例,年龄6个月-9 岁,平均年龄(4.16±1.33)岁。本次研究满足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要求,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本组患儿家属行心理护理,对患儿家属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嘱咐患儿家属要卧床休息,待病情有所缓解后逐渐进行适应活动,保证其术后恢复。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急救护理。由于患者的发病比较急,并且病情进展的速度比较快,患儿发病后,家属应及时联系院前急救,到医院后及时将患者安置在PICU 病房,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对患儿表现出的休克、心律失常等及时给予纠正,如有必要,为患儿提供BiPAP 呼吸机行辅助通气,准备好急救所需用品对给予患儿及时准确的治疗。

(2)心理护理。患儿突然发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家属紧张、担心、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多沟通,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告知患儿家属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治疗方式、需要家属配合的事项等,以便对其负性心理情绪进行缓解。多鼓励患儿,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向患儿家属讲解一些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使其能够积极的预防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比较[n(%)]

(3)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儿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嘱咐家属保持患儿皮肤、口腔的清洁,如发现患儿合并心力衰竭,则应加强对其的体位护理,如发现患儿出现寒战,则应就似乎给予其升温处理。嘱咐患儿家属要给予患儿科学的饮食,降低患儿心肌耗氧量,多食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保证患儿大便通畅。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儿的输氧管、导尿管、静脉导管等做好管理工作,促进患儿的康复。

(4)用药护理。由于患儿合并症比较多,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配伍禁忌,了解各种药物使用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患儿制定科学的输液计划。如活血类药物容易对患儿的血管造成损伤,利尿剂容易对患儿的水电解质水平造成影响,白蛋白类药物应单独使用静脉通道,干扰素极易引发患儿出现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各类药物的使用记录,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各项症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治疗有效性方面,当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为治愈,当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为有效,当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治疗有效性=(治愈+有效)/患儿总例数×100.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本组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分10 分,对应的评分标准分别为9-10 分,6-8.9 分和6 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患儿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

观察组治疗有效性(94.12%)优于对照组(72.55%),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8.04%)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有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小儿暴发型心肌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其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这些都给临床治疗及护理增加了难度。由于小儿暴发型心肌炎对患儿的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极其重要[2]。本次研究中对51 例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儿给予了临床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从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多个方面对患儿进行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而言,此种临床护理干预模式更加全面和细心。

由于患儿起病比较急,病情发展的比较快,因此,给予患儿有效的急救护理极其重要。通过急救护理,不但能够为患儿争取更多有效的治疗时间,还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给予患儿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了患儿家属心理上的不安情绪,帮助其树立了对抗疾病的信心,使患儿及其家属均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3]。基础护理也是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通过给予患儿基础护理,能够保证治疗的有序进行,还能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护理人员通过用药护理保证了患儿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护了患儿的血管,防止了药液的外渗,保证了患儿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降低了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护理中,护理人员还针对患儿所出现的并发症给予了其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患儿脑部供血情况、心脏排血量的的正常[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性(94.12%)优于对照组(72.5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7.6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8.04%)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王琦[5]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提示,对暴发型心肌炎患儿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儿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建议将其推广在更多的临床上。

猜你喜欢
心肌炎家属护理人员
一个小感染,怎么就变成心肌炎了?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祝您健康(2024年1期)2024-01-11 04:39:32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