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陈科材
摘 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精品课程是一个集科学性、高质量性、高层次性和示范性于一体的优秀课程,其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挥了高校师资力量和知识交流的作用,广泛交流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的最新成果,从而展现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教学成果。试验研究方法对于土木工程学科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结构试验方法”作为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在建设工程中,应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及互联网发展的优势,建设精品课程平台,从而激发大家学习的自主性及创新性,便于高校间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根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特点,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法及精品课程平台建设进行了思考建议。
关键词:现代结构试验方法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网站建设
引言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该文件受到了各地高校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1]2016年0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文件,其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缓解因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文件指出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注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提高培养质量,改变只重科研而轻课程教学的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从2010年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从2900万增长至3550万,高等教育入学率从24%提高到40%,20-50岁的社会主要劳动力从10%提高到40%,[2]该发展纲要目标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道路还很长,社会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那如何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了关键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数分布情况来看,每年大学生约900万人,硕士研究生55万人,博士研究生5万人,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成为了实现我国教育强国的核心。[3]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现代结构试验方法教学课程,其作为土木工程研究的基础课程,在土木工程学科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开展“现代结构试验方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改善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对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
一、国内高校现代结构试验方法课程教学优缺点
1.现代结构试验方法教学优点
现代结构试验方法又称结构试验,建筑结构试验、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等, 结构试验课程作为传统的基础性学科,已积累了一批教学、试验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理论体系较为完整。目前同济大学、西安建筑大学、重庆大学等在该精品课程方便做的较好。精品课程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程介绍,教学团队介绍,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测试题题库、相关参考资料等内容,网站建设基本完善,能够满足学生在线学习要求。
2.现代结构试验方法教学缺点
(1)优质教师资源不足
何谓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指在同一类课程中,具有一流教学内容、一流师资力量、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条件、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其中一流的师资力量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由于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结构试验方面的教学团队,没有很好地形成教学梯队,该类课程由青年教师担任,而青年教师科研任务重,没有充分的精力去备课、授课,造成该课程教学效果一般。
(2)内容未能及时更新
随着学科的发展,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试验、测试方法未能够及时共享。结构试验方法的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创新的过程,其建设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来展现的,网站的维护、管理、内容更新缺乏专人管理,其内容也更新较慢,难以满足师生的学习,更无法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动态知识及科技成果。由于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大大降低了精品课程网站的使用效率,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
浪费。
(3)教学课件质量不高
现代结构试验方法是一种测试手段,其基本原理较难。然而教学课件中较多文字,图画,图像较少。而大多数结构试验课程多为静态教学资料,成果展示较多。如课程的教学大纲、静态课程PPT、试验教学等内容。课件缺乏特色性、生动性,教学效果一般。[5]
二、研究生“现代结构试验方法”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基本内容
作为研究生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简介、教学条件(使用的教材+主要参考书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验教学(试验教学内容、试验报告模板)、课程教学课件、课后练习题、测试题资料、课程录像视频。[6]
现代结构试验方法课程内容应包括:(1)工程结构试验概论;(2)荷载模拟技术; (3)结构试验量测技术;(4)工程结构静载试验;(5)工程结构动载试验;(6)结构可靠性检测与鉴定;(7)工程结构模型试验;(8)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试验课程部分包括必修的结构实验+選修的结构实验。
考核方式:学生最终成绩以课堂教学成绩和实验成绩相结合综合评定,建议其中课堂教学成绩占总成绩的70%(10%考勤+20%作业+70%卷面成绩),实验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30%。
2.网站建设
网站平台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要实现精品课程的高效利用率,应该注重网站平台建设+网站平台后期维护管理。根据目前已建设的精品课程特点,网站建设方面应有所改进。[7]
(1)网站平台建设,目前大多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平台缺少交流学习,缺乏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国家教育部应该出台大的精品课程管理方案,其次由省教育厅建设精品课程交流网站,网站平台上展示的为各高校的精品课程资料,然后由各高校推荐参与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建议每个课程评选出1-2个精品课程),最后由省上推荐精品课程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最后展示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上,供大家交流学习(需要设置留言交流栏目)。网站平台上精品课程内容至少应包含: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课件、课程录像视频、习题资料等。
(2)网站平台后期管理,由于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个长期更新学习的过程,应当设置相关后天维护更新管理人员,方便及时更新课程相关资料,便于大家更好地互动交流。
三、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现代结构试验方法”精品课程的几点建议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对于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教师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的一流对于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至关重要。故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高水平建设原则作为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建设一流的示范性课程为目标,培养出一流的教学团队。[8]
(2)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对于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应该重视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对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需要细致,同时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加强师资力量,形成一支水平较高,分公明确、合理的教学团队。坚持在团队内部进行交流讨论,拓展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建设教学能力更强的专业队伍。做到青年教师听课学习,上课前试讲的制度。通过内部培养与学习交流,不断为教师队伍融入新的教学思想,提倡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保证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保证课程的持续建设工作。
同时教师进行高校交流学习与企业调研,进一步修订与引入课程教学内容,,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时对课程练习资料、实践学习内容进行更新。
(3)以课程内容为核心,建设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核心在于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高度重视课程的科学性、完整性。在基础教学内容外,应适当增加课程实践内容教学内容,以创新教育为重点,重视启发性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手段,[9]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精简教学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4)一流的管理制度,为精品课程的建设保驾护航,首先从国家教育部,省级教育厅,各高校教学主管单位,均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分公明确。为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应该给予精品课程建设予以资金支持,并对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予以嘉奖。
(5)倡导编纂课程教材,夯实教学基础,作为建设精品课程的团队,具有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条件,应该积极纂写相关课程教材,并及时更新,为更为广泛的老师学生使用。
(6)网站平台建设,通过国家教育部,省级教育厅以及各高校门户网站,展示各类精品课程资料,在保证课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对网站进行专项管理,实现精品课程的高利用率。
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先导,以教学内容科学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一流的管理体制为保障,从而建设针对性、适应性优秀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在精不在多,在质不在量,宁少勿多,宁缺毋滥。通过建设少数精品课程从而带动课程的全面发展和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资料共享,实现互相交流的目的。精品课程是一项精细的工程,只有一步一步完善,持之以恒,才能使精品课程充分发挥其作用。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才能更好发挥高校人才资料和文化创新传承,广泛传播传统经典教学内容以及互动交流新的发展成果,展示一流的教学理念与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使该学科形成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利先,白丽,王国富,张雷,武有聪,刘奇.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12(02):196-197.
[2]邢永梅,戴建忠.高职高专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05):85-87.
[3]袁顶国,陈亮.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精品课程技术平台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05):51-55.
[4]谢昆,孟衡玲,蒋成砚,陶宏征,沈云玫.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改进措施—以红河学院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18):217-219.
[5]王继莲,郭丽君,张秀英,伊力哈木·艾合买提,王玉涛.遗传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浅析[J].生物学杂志,2015,32(06):119-121.
[6]范宝安,梁文懂,颜家保,崔正威,石文平.研究生精品课程“传递过程原理”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02):96-99.
[7]滕迪,张嵩,隋娜娜,宋芳婷,张善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31-34.
[8]李海燕,任静.关于高校研究生精品课“经济法学”建设的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0(05):85-90+142-143.
[9]刘成新.整合与重構: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