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涵舒
摘 要:冷冉先生改变的传统课堂结构,变点到面结构为立体结构,使之形成“纵向多层次,横向多联系”的教学组织新形式,从而在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中扩大教学双边信息交流量,在连锁反应的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这种变现机会。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应用于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立体结构 小组合作 英语课堂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1.合理分组。我们学校是小班化教学,特别适合小组合作。首先打破了课桌的摆放,将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变成每组 6 人一组,班级U型排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但偶尔也会让学生自由编组,这样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学习习惯、学习水平去找合作伙伴,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1]
2.明确分工。小组内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要担任特定的角色。 班级首先要确定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为该小组的组长。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和特长等各方面因素,确定其角色。[2]
3.组长培训。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推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要求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善于组织并勇敢担当学习小组的领袖角色;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英语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小组长还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学习评价等。[3]
二、小组合作学习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以B8M4一课为例)
1.课前分工明确,发挥各自优势。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重视课前的预习工作。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好了学习任务:1. 发一张自己演奏乐器的电子照片给我; 2. 让学生自己查找与本课乐器相关的视频,发给我;3. 我打印了4种乐器的图片用作拼图。然后找各组组长依据组员的特长进行工:组长负责iPad的连接展示;安排一名同学负责计分;安排两名同学筛选视频;安排兩名同学设计拼图,(这里老师也给了适时的指导,如音乐好的孩子让他们负责选视频,美术好点的孩子让他们设计拼图,保证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事可做,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感,这种合作是有效的。同时,也培养了组长要因人而异,量才而用的能力。[4]
2.课堂活动贯穿,分组体验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看,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知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创设了情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不同梯度的练习,由浅入深;也合理地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布局,有2人、3人、6人等不同形式的合作,从而使学习的合作旅程体现循序渐进。比如:小组合作拼图,与美术学科相融合,让学生通过动手从感官上感知四种乐器的外形;接着在组长的带领下欣赏组内搜集选取的乐器演奏视频,然后每个小组在全班展示拼图上的乐器视频,这与信息技术、音乐学科相融合,让学生根据路径查找信息,在视听效果下进一步感知本课的四种乐器。其中老师又对他们进行了一番音乐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在课前,老师对组长进行了技术指导,使小组活动加强了教师的指导性,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接下来回归文本,通过2人、3人合作理解课文信息,进而掌握play the 乐器的表达形式,再通过小组展示自己的照片巩固运用所学。同时我也拓展了play+运动的表达方法,用小组间演一演、猜一猜的形式,与体育学科相融合,夯实了运动场景的描述。接下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组内交流讨论,重点让组长关注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发言。整堂课通过练习题和描述学校校本课程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同组间、异组间等不同的合作形式,已能很好地掌握本课的重难点。而这些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倾听、讨论、辩论、评价等形式中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最后通过小组积分充分展示了合作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全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同组间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异组间增加了竞技性和趣味性,能使学生全情投入,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5]
3.课后作业延伸,分享实践体验。
作业布置了与父母一起欣赏CD或者参加一场音乐会;组内查找参加音乐会的注意事项。无论学生是否有机会参加音乐会,但是校内和校外的许多大型活动中的注意事项都差不多,无形中将学校的礼仪教育渗透其中,做到德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同时也使小组合作从课前到课堂,最后到课后,形成系列完整的活动体系。[6]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显著
这两年我把我任教的四年一班作为实验班,他们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体验,学习观念、上课形式、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得以转变,学习成绩也大幅提高。在我们近两年的全区抽测中,及格率从88.38%达到了100%;优秀率从30.69%提升到了48.76%;平均分也从69.7一直攀升到83.4,这些数据看,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通过组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和互相督促,成绩大幅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研究实践中收获满满。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乐学、会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快乐,提高了英语学科素养;也使我教得轻松,从而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在英语立体结构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实践研究,让师生在阳光的氛围中,爱上英语课,喜欢英语老师,给每个师生提供最大表现机会,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冷冉.试论启发式教学[J].教育研究,1979(2):49-53.
[2]王立音.“情·知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陈琳.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顾曰国.英语教学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