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旗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近年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已经引起教师们的关注。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致力于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析,为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01-02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而且,可以较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会乐于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立足生活实际,合理创设情境
在创设教学情节时,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通过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问题,使数学更加接地气。比如,在学习图形时,可以用实物向同学们进行展示。老师可以选择课堂上较为常见的物品,比如黑板擦、黑板等,告诉学生这些物品是什么图形构成的。也可以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过的都有哪些是长方形啊?都有哪些是圆形啊?都有哪些是正方形啊?同学们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使课堂更加地丰富多彩。教师也可以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向学生提问自行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啊?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呢?如果自行车的轮子设计成正方形或者三角形是否可以呢?为什么?通过层层推进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图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长期坚持下去,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设计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兴趣
教师要认识到,在小学数学的世界里,并不完全是数字和字符组成的。数学老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教学情节,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数学问题转变为故事发展的一个个情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老师买了一箱苹果。如果每位学生分3个,還剩下一个苹果。如果每位学生分4个,也还剩下一个苹果。那么,老师买的这箱苹果中,最少可能是多少个?老师们应该怎么为学生发苹果呢?通过将学生带入故事中,再将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点进行融入,以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三、进行情境模拟,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也可以设计情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模拟。比如,在学习认识钱:圆角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具体来说:首先用钱币道具向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对钱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向学生们讲解圆角分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理解,需要进行情境演示。也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担任卖家和买家。卖家在售的物品中有笔,每支1元;文具盒,每个5元;橡皮,每块5角;小刀,每把5角。然后,向学生分配任务。比如,让第一组学生购买一支笔和一把小刀。然后,分别问卖家和买家需要支付多少钱。这种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让学生产生热情。而且,也便于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指导。
四、鼓励学生动手,激发探索热情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比如在学习图形的周长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自己用直尺量一量。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切身认识到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各个边长的和。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再画一个正方形进行验证。再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启发学生思考边长和周长之间的联系。大家一起动手操作,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实践后,会加深自己的记忆。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规律。特别是对于公式性的教学,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不是强调让学生死记硬背。在此过程中,通过互动的形式,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数学奥秘的好奇心。
五、基于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
小学生在刚接触除法时,会比较陌生。这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除法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向同学们提问,如果我们有3个苹果,来分给3个小朋友。怎样分比较合适呢?如果一共有6个苹果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除法的重要性。再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圆形。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如何可以得出圆的周长呢?讨论之后发现,我们可以把圆形拉直后,再进行测量。或者找个绳子先围绕圆形进行旋转,之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等。再或者,把圆形进行滚动,来测量它旋转一周的长度。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再抛出问题,我们有没有更简单快捷的办法呢?这时候引入祖冲之的发现,再让学生们进行规律的验证。这种基于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方法,较好地满足了教学需求。
结语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他们的思维较为具体形象化。创设情境可以较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和需求,有助于提高其兴趣。面对数学的抽象性,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蒙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5):138-139.
[2]夏汝丽,于成军.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61-162.
[3]宋良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172-173.
[4]许占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2):69-70.
[5]汪倩.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3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