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为教育者和学生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变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一些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相关地理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践力;探索
引言
新課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认识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使学生对地理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在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知识探究意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们能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树立正确的观念。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贯彻新课标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以及教育者应该具备的教学理念,不断地为学生们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常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次,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地图的认识不够。当然,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地图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另外,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不够密切。
地理本身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但是由于我国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育者在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依然会让学生们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不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成绩。而正是因为教育者过分的重视他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将提升学生们的地理成绩作为首要任务,所以会导致很多学生对于相关的地理知识并没有理解,但却依然在进行强制性的记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学生们对地理学习产生强烈的厌倦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喜欢对学生们进行地理知识的一味灌输,而忽略了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们在接触地理开始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因为他们对地理地图的认识不足,所以会导致其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最后,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并没有看到地理知识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关系。正是因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课堂 上出现走神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将相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锻炼学生们的地理实践力。
二、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措施
(一)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些学习工具
地理知识本来就是一门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科目,虽然有很多的内容都偏向文科,但是也有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学生们在遇到这些抽象内容的时候,就需要他们能够根据这些内容去模拟制作一些学习用具,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化。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球和地球仪》一课为例,学生们对地球这种抽象的知识并没有完整的认识,所以,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动手去制作一些学习用具,可以让学生对地球产生进一步的了解,这对学生们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牢固。
(二)让学生们对地图进行绘制培养学生们的空间能力
地理空间能力其实是地理学科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所谓地理空间能力,指的是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去培养学生们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空间上的联系等,当学生们拥有了这些空间能力,就能够明白相关的河流山脉以及资源的具体分布位置。这对学生学习地理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就是由于他们的空间能力缺乏才导致他们学习得非常吃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空间能力,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地图的绘制,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更好的去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在长期的积累之下,学生们就更加容易培养出他们的空间能力。
结束语
其实,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当中的一些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使学生具备一些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正因为地理的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育者在对学生们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探索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将地理课当作提高自己素质和生活品质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缪辉辉.初中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8(04)
[2]林庆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方法探究[J].地理教学,2017(08):46-47
[3]张翠莲.新课改中初中地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群文天地,2011(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