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初中编制历史教学案的现状及对策

2019-04-08 09:11耿海燕
文理导航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

耿海燕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学校历史学科在编制历史教学案的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采取的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教学案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城郊初中;历史教学;教学案编制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很多地区和学校使用学案或教学案的教学已慢慢形成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就在于教学案的编制,教学案编制的优劣,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人所在的初中是一所城郊初中,在生源、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落后于市区学校。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学校谋求发展,认为在教学中使用教学案,能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人从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看到学校的历史教学案在编制中有很多问题。各年级各教师设计的历史教学案杂乱无章,模板多样,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排版,即使是同一教师设计,环节也是不定。在题目设置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题目设计要么过于简单而直白,没有抓住历史知识点的关键,要么探究题设计偏难,不利于讨论,只适合思维能力强、历史学习优秀的学生;练习反馈题也不够典型,难易不适中;容量控制不一,有的题量过少,有的过多;题型单一,没有和当地的中考题型接轨,异曲同工的题目过于多杂;课程资源的匮乏,没有所需资源资料可循,看到参考书资料上的好的题目不能很好地用到教學案上,只能舍去。另外,师资力量的薄弱,致使编制一张教学案所需时间过多。

要解决城郊初中历史教学案模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前提是教学案的编制。教学案环节的设计是关键,选题是重中之重。一张有质量的历史教学案,在编制时应力求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贴近学生实际

学习是过程性的,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城郊初中学校生源比较差,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弱,知识面狭窄。如果编制的历史教学案很显示专业知识水平,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是不适合该校学生实际的。相反,在编制历史教学案的时候,将知识点简化易化但不略化,容量控制在学生的接受和消化能力范围内,反而更能够让学生接受理解。在学生知识和能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历史教学案的编制提高层次,以适应学生的变化。因此,在整个循环教学中,初一教学案设计的题目要稍显简单,初二的教学案的选题上要开始注重学生的理解,而初三的历史教学案应比初一、初二的深、难。经过初一、初二的积累和训练后,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消化能力、思维能力都有所提高,所以初三的历史教学案可以提高一个档次。在编制过程中要立足学情,避免过难过易,找到教学的生长点。

2.针对性原则

历史学科有它的学科特点,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每个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抓住历史事件的特性就比较容易。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这一段话在历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又属于基础知识范畴,需要每个学生掌握。在预习部分设计成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这意味着要整段整段地掌握,学生会很反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但是在历史教学案的预习中,把它设计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确立 的思想路线;(2)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3)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这样,有针对性地抓住了这一段话的关键词,并将这一段话划分为三个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还不容易遗忘。此外,在题型的设计上也要与中考题型一致,有针对性地训练。所以本人认为,历史教学案在编制时应有针对性地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消化,更体现了教学的最优化。

3.层次性原则

既然城郊初中的学生基础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编制历史教学案时就要讲究层次和梯度。基础知识应该是让全体学生掌握,而探究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倾其所有,不求标准,只求思考的过程。具体而言,在“自主预习”部分注重历史基础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名词等,这些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有一个识记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就避免设计相类似的题目,而是探究有关人物、事物、事件的成因、特点、规律等,并会应用相关的知识点分析、综合、比较、评价有关人物、事物、事件和解决历史问题,使学生的能力更上一层次;“练习反馈”可以说是对一堂课知识点的巩固和检测,要面对全体学生,题目的选择也要有层次有梯度,既要有巩固基础的,又要有注重能力的,由易入难,分层设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人本主义理念。

4.时效性

尽管历史述说的是过去的人和事,但是历史教学案的编制不能停滞不前,一成不变。随着历史学科成为升学考试科目,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命题也日趋合理和完善,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在编制历史教学案时,应顺应历史学科发展的趋势,老旧的简答题、论述题式的探究模式,也可以设计为材料解析题、读图题,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地图、表格等)、历史史料中找信息,论从史出,从而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读史、读图的技能。而图片、史料的选择也不能过于陈旧,否则容易形成教师授课思维定式,没有新意,所以在历史材料的选择上也要不断地更新。历史教学案的编制也应该注重与时事、时政结合,如近几年的黄海海域争端、钓鱼岛纷争等,在编制教学案时就相应加入对“海权”问题的探究。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变化,更需要我们在编制历史教学案时与时俱进,灵活机动,注重时效。

5.教师合作、集体备课

城郊初中的历史师资力量最为薄弱,专职教师少,历史课程资源少。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肯定不利于历史教学案的编制,容易出现三个年级的历史教学案模板不一的局面,这是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的。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一个教育者有权单干。”“再没有比教师集体里的个人主义和倾轧纠纷更可怕的任何东西了,再没有比这样的现象更可恶、更有害的事了。”中国也有句老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众人拾柴柴火旺”,所以,教师应团结合作,合理分工,精细安排,发挥集体的作用,共同钻研教材、考纲,探究选题,研究教法和学情,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作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教学案,完善和提高历史教学案的质量。因此,集体备课好处多多,资源共享,效率提高,思路开阔,质量保证,分工合作,减轻教师负担,所以,城郊初中的历史教学应该是教师团结合作的产物,是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智慧的体现,具备历史备课组应有的特色,同时也能方便循环使用,资源共享。

6.外在条件设施的配套

城郊初中一些外在的不利因素只能靠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创造。如教学设施的改进,给每个老师配备工作所需的电脑,购置扫描仪、打印机。学校出资让教师能在好的网站上下载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师随时待命给教师排忧解难,保证历史老师能在一般情况下顺利编制完成教学案。学校积极为该校教师创造外出听课、学习、培训的机会。这些外在条件的不断创造,会给历史教学案的编制解决很大困难,使得编制过程更为顺利。所以,城郊初中的历史教学也需要市教育局的重视和关注。

一张教学案的编制是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编制教学案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生实际,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并且要与时俱进,具有时效性和活力。以上就是本人关于编制历史教学案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研究探索,完善教学案的编制和设计,进一步深化历史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燕彩云.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编制学案才更有效[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03)

[2]陆建源.“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探究[J].化学教学,2007(06)

[3]云磊.教学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

[4]柏露枝.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雏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04)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中诗词的引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在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选择性崇拜”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