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9-04-08 09:07鲁志松
关键词:内角情景三角形

鲁志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94-01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境是当前顺应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2012年颁布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就提醒我们,我们组织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

教学情景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景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景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既“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意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解决问题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上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理想的情景创始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以下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创设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设出来的问题情境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我们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服務。脱离了教学目标,我们容易进入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怪圈。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首先要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创设出来的情境如何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相联系?情境与本届课所学习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如何通过这种联系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如果没有考虑清楚所创设的情境与所授知识的相关联系,创设出来的情境可能就会起到反作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的偏移,而削弱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力度。例如,在讲授“运用坐标法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教师放了一段见过五十周年的国庆大阅兵,让学生发表感想。提出:我们的阅兵队伍走出了他国部队无法完成的横排人数最多的队列,因为训练时每个士兵都可以找到自己确定的位置。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确定位置。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虽然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但是由于视频的冲击过于大,而且播放时间较长,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凸显位置的表示的重要性。也许在这里,淡化背景效果反而更好一些。创设情境不能一味的追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要凸显数学问题的内容。

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脱离实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而是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我们创设的情境,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经验中选取素材,而引起学生新旧知识的激荡,使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时,可以设置情境:利用圆形纸片折叠。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生活化的数学整理回归形成数学知识。这种动手式的情境设置不仅能给学生比较直观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之内,然后进一步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和学生先前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再例如,创设情境时出现的股市行情、个人所得税等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更不适合设置此类情境。学生在理解情境上就比较费力,设置此类情境,不仅起不到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距离感和畏难情绪,起到反作用。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创设问题情境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即解决情境中问题所需的知识经验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果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对学生缺乏挑战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创设的问题情境过难,则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影响下一步的教学。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难度适中,既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以不至于让学生望而生畏。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①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②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度,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三角形,这个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让学生兴趣索然。但是如果直接让学生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大部分的学生又会觉得十分困难,而中间设置了一个剪下角拼图的过程,既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进一步强化了认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考方向。

四、创设问题情境要适当的和培养数学兴趣、德育目标结合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和数学典故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历史上的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史,提高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教师给学生边讲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边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学生都非常疑惑不解,教师因势利导引入相似三角形知识应用的学习,学完新课后,再一起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这样的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整堂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过程中必要有效的手段,如何更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让数学教学更具有挑战性,这是数学教育工作者恒久面临的挑战。

猜你喜欢
内角情景三角形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情景交际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