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湖帧
[摘 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非常简单,容易学习,容易绘制,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与数学这门基础教育学科的高度抽象性、周密逻辑性和分明条理性相符合;它在表现形式上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师更有效地驾驭课堂,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6-0045-03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很长时间以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选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模式,这不但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我发现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在北京、 上海、 南京、 苏州等较多发达城市推广和实践,而在中部或西部地区的使用率很低。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我努力探索现代教学模式的新理念,将思维导图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下是我对该教学模式的粗浅认识,我努力做到真正减轻负担,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思维导图的界定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Tony·Burzan发明的。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具有类似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
Tony·Burzan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
三、思维导图的优势
思维导图非常简单,容易学习,容易绘制,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有效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从中心向外围发散的自然结构体,颜色、线条、符号、图像和词汇是构成它的基本元素。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整理大脑知识,用颜色、线条、图画以及关键词将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汇集在一张导图上,使各知识点连接成网,形成整体框架。这利于学生表达清楚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掌控好知识的整体大局,也利于学生通畅自然地讲解和讨论数学知识,做到重点突出。 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契合数学的学科特点
思维导图与数学学科是相互契合的。数学本身研究的是点、线、面、体。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有严密的符号体系、公式结构和图像语言,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谨,应用广泛。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书面表达;解题过程缺乏逻辑性;解题步骤没有条理性。
思维导图通过点、线、面、体的展开方式,由点形成线,线形成面,面面结合在一起,形成导图体。思维导图主要是一种应用精美图示和简洁文字来描述信息的方法,继而帮助大脑加工整理学科知识信息、梳通学科知识点间的联系,使杂乱无章的内容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再混乱无序,而是规范有序、相互联系,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恰好与数学这门基础教育学科的高度抽象性、周密逻辑性和分明条理性相符合。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学生来说,精细的图示和丰富的颜色有很大的吸引力,它很大程度上超过了枯燥文字所带来的吸引力。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当中,每一种色彩都代表一个不同的主题,线条的粗细可以表示各子目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应用绘画的方法来引导人类进行思考,它在表现形式上就已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时,能够打破已有的知识点结构,从而构建新的、属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能够刺激脑部神经,使大脑更乐于接受知识,数学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类大脑更喜欢接受和记忆这样的物体:有敏锐的视觉刺激、丰富的色彩、多维度形态结构的物体。思维导图将图片、文字和颜色互相结合,充分刺激人类的大脑,使大脑对知识的记忆变得更快更强更持久牢固,它把大脑的记忆时间缩短到百分之五十以下。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结点向四周展开的,在展开每一个结点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子结点又可以继续诱发产生新的结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人们会源源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形成知识的新边缘关系。这种新发现和新关系一直鼓励思想不间断地流动和无限可能地流动。显然,思维导图可以使我们的复习时间节约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兴趣所致,无往而不利。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大量练习,应用题海战术来对学生实施训练的。在减轻负担的背景下,思维导图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它通过对学生进行全局、整体性思维的训练,做到真正减轻负担,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的迅速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管理知识,更新知识,这样才能保持教学的生气,持续教育的生命活力。课前,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进行数学知识的管理,形成整体框架,构建个人知识体系。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课后,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不断补充和完善原有知识体系,有助于教学积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思维导图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它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情,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找到教学的起点、切入点以及学生的疑惑点。它使教师更有效地驾驭课堂,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思维导图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经过对思维导图数学课堂教学锲而不舍地探索,我初步形成以下教学模式:呈现知识主干教学图→细化子目录教学图→汇总导图完成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 23.1.图形的旋转》为例,谈谈我对思维导图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课前:
教师绘制思维导图,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课中:
1.呈现知识主干教学图
关于“图形的变换”的知识,我们先后在七年级下册学习了《平移》,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了《轴对称》,分别研究了它们的定义、性质、作图、坐标表示和图案设计。《旋转》是“图形的变换”的另一种形式,要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图形的旋转”。
(设计说明:让学生对整章的内容框架和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形成初步认识。了解旋转、平移和轴对称都是图形的变换,都是图形的全等变换。它们不但在性质的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在性质的研究视角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2.观察實例得出旋转概念——细化子目录教学图
观察以下图形:向学生展示生活实例
(1)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
(2)大风车的转动;
(3)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
(4)小熊荡秋千;
(5)由平面图形转动而形成的美丽图案。
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练习:教科书第59页第2题、第3题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旋转定义的理解,能准确找出旋转三要素。)
3.实践操作、探索新知——细化子目录教学图
如图所示,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图案的孔,再挖一个小小的圆孔O,在硬纸板底下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圆孔O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走硬纸板。
问题1:线段OA与线段OA′关系怎样?
∠AOA′与∠BOB′呢?
△ABC与△A′B′C′呢?
问题2: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不是发生了改变?
问题3:假如要度量旋转角的度数,那么你准备度量哪一个角?
(设计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旋转的三个性质,并能用数学语言表示旋转的性质。)
4.画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细化子目录教学图
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边CD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请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试一试,能有几种方法?
(设计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理解旋转作图的依据,归纳出旋转作图的步骤。)
5.回顾反思,深化提高——汇总导图完成课堂教学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汇总形成本课所学内容的思维导图。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3.1第1题、第4题。
下课铃响,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课堂结束。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用的图形思维工具,不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还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相当大的帮助。我还处于在初步实践阶段,存在很多困惑,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需要通过实践去提炼和升华,对于思维导图的学习仍需更进一步。总之,我认为思维导图给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未来,“思维导图”必将发挥极大的作用,成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工具。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2-45.
[2] 东尼·博赞(英)著 思维导图系列+启动大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