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核心素养”一词提出已有几年时间。据笔者所知,目前核心素养的研究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诸多历史教学研究专家亦将重心放在高中。然而,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该如何去践行呢?或许,部分初中老师尚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在。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落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现实问题。深秋时节,笔者有幸参加了2018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教科院与含山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城乡互惠”历史教研活动。其间,马鞍山七中黄丽娟老师的课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黄老师给了我莫大启发。此处,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芻荛之见。
一、教学思路及主要流程
黄老师本次授课内容为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材主要从“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三个子目来讲述辛亥革命的果实以及革命最终的结局。
良好的构思是成功的一半。纵观全程,她以“梦”贯穿一整节课。在导入部分,她以“追梦”为线索,带领学生回顾第8、第9课有关孙中山的追梦之旅(注:孙中山早年领导的革命活动、三民主义的提出、武昌起义),以此来导入新课内容。随之,古老的中国终究迎来圆梦之时。在第一幕“梦圆”篇中,黄老师将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作为“梦圆”之表现。而孙中山伟大之中国梦终究破碎。紧接着,她引领学生进入第二幕“梦碎”篇。在该部分,她着重探讨了袁世凯能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做出的努力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最后,她告知学生,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它却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伟大的中国梦并没有实现。那么,孙中山的中国梦何时才得以实现呢?在此基础之上,师生共同进入第三幕——“梦续”篇。正是因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继续中国梦,才使中国走向了独立、自由、民主、富强。
二、核心素养有效落地历史课堂
(一)唯物史观
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有着如下规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最新修订的2017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唯物史观对学生作出了如下要求: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其中,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事物理应属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唯物史观的培养。
众人眼中,南京临时政府只是一个短暂性、过渡性的政府,它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然而,黄老师试图立足于相关史料以还原那段本该大写特写的丰厚历史。通过对社会习俗及外交政策变化的介绍,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新政府在社会变迁与转型中的作用。此外,在论及革命最终结局时,她并没有单纯讲述它的局限性,而是将第9课辛亥革命的内容与之实现了有效“嫁接”。通过描述,最终让学生意识到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所在。此种做法,目的无外乎在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而在当下,鉴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缺乏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故而,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相关的问题与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切实提升自我分析与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时空观念
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曾提出了“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理论。所谓中时段,也叫局势或社会时间,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和结构的现象,如人口的消长、物价的升降、生产的增减。上海市松江一中特级教师苗颖老师在《从高考考查谈时间观念素养的教学分解》中也曾说道:“历时性和共识性是宏观分析社会历史的两个维度,前者侧重纵向的发展演进,是一种长时段、大纵深的思考,展示历史流变和演进历程,关注变迁。”由此可知,我们还需拉长时段,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段来看待历史事物。从“追梦”到“梦圆”“梦碎”直至“梦续”,这本就是一个大的时空观。黄老师以上构思,并没有照本宣科。具体做法上,她将第二子目中的溥仪退位与第三子目的《临时约法》纳入其第一幕——“梦圆”篇。通过以上精心设计,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对近代中国梦的认识。
在观课过程中,笔者曾对黄老师教学中的一处细节持有疑问。将《临时约法》纳入“梦圆”篇,而先前发生的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则被放置在“梦碎”篇,如此设计,只会颠覆学生的时空观。好在笔者只是多虑,在讲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限制袁世凯做出的努力时,她除了介绍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外,再次提到了《临时约法》。直至此时,笔者才觉得如释重负。在细节上,黄老师的点滴言语可谓是在长时段下又规范了学生的时空观。
(三)史料实证
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有时一味地空说理论,倒不如通过史料让学生从微观与细节之处去掌握相关内容。在本课中,她摘取了多元化的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在介绍《临时约法》内容时,她摘取了部分条款,让学生从品读条文中了解法律的内容、感受民主与法制的精神。此等做法,既发展了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又如,在讲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时,她先是节选了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与此同时,她又放映了几幅有关断发、易服及社交礼仪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在“左图右史”中切实感受到民国成立所带来的社会剧变。
当然,由于初中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较为有限,因此我们在选择史料时应尽可能偏向一些适切性、可读性的材料,难度切不可过高,容量切不可过大。例如,我们需要慎选一些较为理论化、抽象化、思辨化的材料。否则,史料教学只会适得其反,它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也难以发现史料阅读在历史学习中的裨益之处。教师尽管费劲一番折腾予以解释,学生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寓意。
(四)历史解释
任世江先生曾说:“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诸多能力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就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而言,新材料、新情景大量出现于选择题及材料题之中,历史解释亦成为了重点考查的能力。“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展的前因后果,历史事物的本质、历史观点的局限,对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概括与综合,凡此种种都离不开历史解释。要想习得历史解释素养,需具备良好的史料实证与历史理解两大素养。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解释素养的达成甚难。故而,目前来看,我们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回到本节课上,为了让学生理解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黄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下列史料:
材料一:武昌起义胜利后,北方半壁江山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手中。据统计,北洋系部队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而南方革命军却大多缺乏训练、装备落后。
材料二: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命的人都寄厚望于他。当清帝被迫让位后,其个人声望更是达到极点。
材料三: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压。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则维持在华利益,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
在此基础上,她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其中的缘由。学生通过史料阅读概括出了如下原因: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袁世凯个人声望很高、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扶植。相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却是孤立无援,立宪派又投向了袁世凯。在此紧急形势下,为了彻底结束帝制,实现共和梦,孙中山只能对袁世凯进行妥协。至此,学生才算彻底理解了孙中山的所作所为,历史解释素养也顺势形成。
(五)家国情怀
一节好课最终的归宿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中学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在于此。在历史课堂之上,我們需借助前面的四大素养来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黄老师在最后一幕“梦续”篇中,不仅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那段慷慨激昂的言辞,还让学生齐声朗读《少年中国说》的高潮部分。伴随着琅琅书声,学生进一步被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而感染,家国情怀可谓是油然而生。
由此及彼,笔者联想到了自己的日常教学。每一节课,大量时间被占用来分析那些重难点知识。看似毫无不妥之处,然而,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在课堂上何以实现呢?史实固然重要,但史观教育我们不可不做。毕竟,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历史教育由此而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