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旺
“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在北大举行的一次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的说了这样的话:“如果不重视阅读,未来,语文高考有15%考生做不完是正常的。”
温主编的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1]。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相对于县城学校,学生的语文基础就比较薄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高,绝大部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只局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上,极少的学生能够主动去阅读名著。在节假日,学生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智能手机吸引过去了,名著阅读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远低于手机或卡通漫画等[2]。目前我校绝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是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任务。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思想,充分利用好每一周的阅读课,让名著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让阅读课教学成为常态化。按照以前的做法,阅读课往往成为最“灵活”的课堂,可以是语文单元检测课,可以是自由阅读课,可以是转让给数学老师的一元二次方程新课教学……这种种怪现象,都是语文老师不重视阅读课的结果,最终带来的恶果就是学生的阅读时间被无情的剥夺了,如果长期下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定会下降,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会得到提高,带来的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好,那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去阅读呢?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让学生能够做到有效阅读。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精读、略读、跳读……如果一个学生读完一本书,把书本放下来后,过几天,老师再问这个学生这本书里面都写了什么内容,写到了哪几个人物,你怎样评价里面的人物等等之类的问题。如果这个学生答得出来,那么,他的阅读就是有效的。如果这个学生还能够表达自己对书本里面的某个情节或某个人物进行独到的评价,那么这个学生的阅读不仅是有效的,而且已经把读本里面的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营养。
我觉得,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除了从四个方面:好词、好句、好段,读后感去做外,还应该有创新。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环节中,加入了“概括章节大意、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若干个句子、编一道选择题”这几个环节。我们加入的这几个环节,是结合了中考的题型而创设,练习的次数多了,学生对考题就很熟悉,在考试中,就容易得分,学生就喜欢按这种方法写读书笔记。
1.评比读书笔记,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获奖的学生发奖状,并给予学习文具的物质奖励。有奖励,学生肯定会有积极性。比如,笔者所教的205班磨慧兰同学,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每次考试,都仅仅是及格以上。但是,这个学生书写工整美观,每个学期完成的读书笔记的量都比大部分学生做得好。所以,每次评比,她都获得较高的等奖。反过来,她对阅读的积极性也是很高的。虽然短期内,她的语文成绩也许还不能够立竿见影的提高,但是,我坚信,只要她的兴趣不减,长期坚持下去,高考的时候,就是她笑着收获的时候。
2.阅读分享,让学生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样的道理,学生写出来的读书笔记,如果能够坚持进行分享,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向纵深发展,写读书笔记的水平一定会提高。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布置好阅读任务,然后每三周进行一次阅读分享会。比如这一周的阅读课是按照要求进行阅读,下一周按照方法写读书笔记,第三周进行阅读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学生阅读创新性的当属点评人物和出考题环节,学生在点评人物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在分享点评环节,就会出现类似争吵的现象发生。比如,笔者在所教的205班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分享课时,有一节课是选用这部名著的第一章作为读书笔记的范围的。在点评保尔在神父的面团上撒烟灰这个情节时,潘开伦同学认为这是保尔对封建权威的反抗,是保尔革命精神的萌芽。而莫慧玲同学则认为这只是孩子的调皮捣乱,那时的保尔,还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这两个同学的看法,其实代表了两部分学生的看法。这样,学生在互相辩论中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四、举行名著知识竞赛,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助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任何工作都应该有考核机制,学生的名著阅读也一样。只靠平时的段考和期考的那一道考题来考核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时远远不够的。识记是学生阅读名著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是检验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不记,阅读过后,水过鸭背,一切归零,那么,名著阅读课教学是失败的。所以,每个学期应该进行一次名著知识竞赛,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简单的物质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知道这个学期学生阅读名著的效果,学生有奖励,兴趣就会提高。
综上所述,要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没有丢掉语文科情怀,应该心中怀着大语文的梦想,通过阅读这个方式,提升学生的素养,更是提升老师本身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