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晓燕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教师,有近三十年的教育经历。带过的班级,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没有哪位教师敢夸下海口,说自己在育人方面游刃有余。时代在变,教育的对象在变,传授的知识在变,我们育人的方法自然也得变,比如批评学生的方法。在多数教师看来,学生犯了错误,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其纠正错误,是必须的手段,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以前,如今的学生也早已不是以前的学生。新时代的学生受社会、家庭及环境的影响巨大,从而对教师批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才能把握批评的尺度,做到有的放矢呢?根据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实践,总结了最为有效的几种方法,与同行探讨。
现如今的学生,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成长道路上接触最多的是表扬与鼓励。作为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需要多多表扬与鼓励,尽量把批评建立在友好的氛围中。这种氛围,要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教师不是在攻击他,让他敢于向教师敞开心扉。在批评犯错误的学生之前,教师需要先考虑这位学生有哪些优点,哪些特长,最近有哪些进步。交谈过程中要以亲切的口吻称赞学生的闪光点,作为批评的开场白。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找出自身的缺点。譬如笔者班里一位王姓学生。他是留守儿童,在家里没人管,在学校没人敢惹,曾经是学校里的“老大难”。他每次犯错误,笔者总是把他叫到办公室,从他的聪明谈到他的团队意识,从他的早起谈到他热爱劳动……谈着谈着,他的抵触情绪慢慢消失了。“这次怎么了,上课玩手机还不承认错误?”面对此情此景,他很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种批评方法,有朋友式的交流,有长辈式的诱导,特别容易产生共鸣,容易获得学生认可,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担任班主任多年,无论是在农村工作期间,还是在城市工作的时候,笔者都牢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的话:“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的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很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是最好的训育典型。”徐老的这段话,内涵非常丰富,但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批评需要讲究环境和氛围,需要让学生融入进来,让他们能够从心里主动接受。古人言:“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学生是有强烈的自尊意识的,这点对于当今的孩子们而言,尤为突出。在公共场合,孩子们总喜欢表现自己,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承认,尤其希望获得教师的褒奖与认可。当着其他学生批评他,哪怕你的语气很委婉,学生也会感到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伤了自尊,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怨恨心理。根据笔者的经历,把批评放在私下里进行批评与教育,能够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笔者的很多班主任工作,并不是在办公室完成的,而是在休息的时间,邀请学生一起,在操场上散步,在树阴下聊天。由于气氛好,环境好,这种批评学生的机会反倒成了不少学生的一种期望。当我们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位置的时候,沟通会容易很多,学生才能心服口服、知错就改。
现代汉语字典对“批评”是这样解释的,“狭义的生活习语,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这种现象,在早期的校园是较为普遍的,我们教师更是习以为常。可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城市里,几个家庭带一个小孩,走路都生怕他们跌倒,七八岁了还在喂饭,孩子们从小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农村里,父母大多在外务工,爷爷奶奶不是没有太多的时间管理,便是过份的溺爱。对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学生而言,如果依然采用过去的那种火药味很浓的批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学生违反了纪律,我们教师不能简单地发一通火而已,除了要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还得多采用榜样的力量进行引导。这种榜样,可以是时代先锋。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宣传,在学生心目中早就树立起了威信与感染力。这种榜样,可以是校园里的标兵,可以是学校里的表现突出者,可以是邻班的优秀者,还可以是自己班上的进步者。笔者班里一学生作业潦草,几次要求重写仍不奏效。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叠书写漂亮的作业递给他看,鼓励他说:你的作业如果能写成这样,该有多好啊!他点了点头,我们的教育也就有效了。榜样的力量使他找出了差距,问题也慢慢得到了解决。
虽说教师越老越值钱,但对于班主任来讲也未必。年龄大了,很多新生事物不一定能够接受得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甚至不一定能够跟上学生的步伐,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如果教师自己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教育的质量、交流沟通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这些年,笔者就特别注重将批评教育学生与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联系起来。作为班主任,笔者并不排斥学生拥有微信、微博、QQ,在很多的时候,笔者还乐意通过正面引导,将这些平台作为交流的工具。有的时候,学生犯了错误,根本不用笔者去批评,在班级群里转发一篇与之相关文章即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察觉到自身问题的存在。或是点对点的推荐,先在微信平台上聊一聊,批评就成了一种亲切自然的交流,让学生慢慢地接受并改变。这种批评方式,师生之间几乎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再见面时相互之间已是心知肚明、心领神会了。这种批评的方式,简单便捷,双方思想情绪放纵,很受学生欢迎,效果也十分不错。
批评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艺术。新时代下教师只有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寻求恰如其分的批评方法,学生才不会在厉声呵斥声中失落,不会在冷眼重压下沉沦,批评才会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让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