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霞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显得愈发重要。因材施教在今天的音乐教学中也可以演变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教学方法,即依据每个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其体验尽可能多的音乐活动,促进个性的成长与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凸现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放权于学生,让他们有发言权,充分说出他们所思、所感、所悟、所疑。问题让他们去提,去议,答案引导他们去找。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表现自己,认识自己,突破自己。
音乐艺术是由人类创造而产生的,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创新活动为内容而展开的,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力和各种技能。比如:《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描写了水乡的孩子摇着船儿在湖上采菱的情景,歌曲婉转、优美。学完这一课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借助身体的动作边唱边跳,舞姿看上去虽不专业舞蹈演员,没有把作品形象、意境表现的那么透彻,但是,学生的动作、舞姿却有不少的创新意识是值得提倡的,教师强调并鼓励那些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的发挥,把学生动脑设计的动作加以组合排练,将其设计成表演唱、歌伴舞、领唱、合唱等,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较好地再现了采菱的生动情境,培养了学生创新、审美的能力。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教学。”在节奏教学中,我放权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学,注重启发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典型节奏:人走路、跑步的节奏,各种鸟鸣的节奏,火车奔驰的节奏以及某些劳动的节奏等,让学生基于现实生活进行想象加工,创编童谣、儿歌等。如:新疆维吾尔民歌《我的愿望》中有这么一个节奏:,而且这个节奏贯穿整首歌曲,我让学生根据这个节奏创编童谣或儿歌,学生纷纷创编出:等等。这种“创编童谣、儿歌”的节奏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
音乐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为了进行某种程度创新性运用,以巩固所学内容,发展创新能力。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在学生唱会歌曲以后,我给学生留下大量的余地让其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创新训练。如歌曲《山谷静悄悄》的处理:用什么样的声音、情感演唱?哪些乐句该快、该慢?什么音符需强、需弱?如何表现歌曲的思想内涵?怎样树立歌曲的艺术形象?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有的学生认为“第一部分曲调优美,我仿佛看到了静静的山谷、薄薄的雾、淡淡的烟,我想应该用中速、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有的学生认为“第二部分气氛变得欢快,我仿佛想到了地质队的叔叔们叮咚叮咚的钻探声,山谷沸腾起来了,我想用强的力度、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知识技能,创造出不同表现歌曲的处理方式,将歌曲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歌曲更有魅力。与此同时,还结合教材开展乐句、节奏、律动、形体动作的即兴创新活动,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和创新能力,在层层深化的同时步步提高,达到每次学习都有收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所以说学习音乐知识,掌握技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同表演一样,是一种即时的感官体验,是一种寓声于形的艺术。无论是歌舞、游戏、演奏等都需要表演,将表演和音乐结合,以实现视觉和听觉的相辅相成,这正好与具有旺盛的表演欲的青少年特质相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用这种激发学生表现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例如在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的音乐教学中,我使用了律动创造的形式。当学生们阅读了歌词并听到了音乐后,非常激动并渴望尝试,很多学生已在座位上手舞足蹈起来。我便因循善诱,在学生们学会了这首歌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歌词的理解设计律动。《我是少年阿凡提》歌曲形象鲜明,动作性强,无论歌曲还是歌词都对动作有很强的暗示性,加之学生们对小主人公形象的熟悉,他们只需要发挥一定的想象力和联想,就能很快创编出符合音乐诙谐情绪的律动。尽管他们表达方式各异,但都能够准确的表现出阿凡提天真烂漫、洋洋自得的心情及诙谐的情绪。在这种创造性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迅速掌握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而且还立体、生动再现了歌曲的音乐形象,活灵活现地表达了歌曲内容。学生在这种自编、自演、自唱的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在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