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兵
所谓的问题导学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的课堂时间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要义在于“问题”“导学”两点。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引导性、情境性和规划性是问题导学的显著特点,在一定程度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了“自学为主、探究为主”的教育思想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也都发挥了显著优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初中数学作为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重要的衔接教育阶段,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固化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日常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将问题导学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成为了目前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方向,旨在夯实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数学思维。
1.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从目前来看,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由于教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应试固化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或“灌输式”仍是其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教育工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未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学生时缺乏针对性,进而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经大量教研数据调查可知,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从根本改变了上述教学现状,同时它还是实现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有效途径,在激发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程教育的针对性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整体教学效益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来讲,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检查预习效果等方式,以培养中学生的自主预习意识,从而为后期数学教师们针对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另一方面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设置预习问题来起到锻炼中学生思维能力作用的目的,进而为后期各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通过课程提问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课堂教学主体由传统教育工作者转变为教育学习者,这种教学主体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为目的。
从目前来看,将问题导学运用到初中数学日常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常来讲,在进行课程提问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层层追问的教学手段,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分析,从而在构建问题解决模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为后期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学生这种心理,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亦或是教育工作者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其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拓展互动,巩固中学生的数学课程知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拓展互动作为问题导学运用的关键一步,其运用质量和运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提高对拓展互动教育的重视,从而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进而为后期教育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了借鉴经验,而另一方面在拓展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习题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其疑点和易错点在进行引导、巩固,进而为其思维的拓展和学生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取代传统应试教育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将问题导学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在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