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更要“会画”
——谈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

2019-04-07 17:13董光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素养

董光霞

一、引言

良好的审美素养既是美术教育的客观诉求,本身更是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美术能力形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审美素养的熏陶不仅能帮助中学生形成发展美术能力的新视角,更能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发现和理解一切和美术相关的要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审美素养是新课改下艺术教育的重要诉求,是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所应掌握的心理特征,审美能力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力和情感形式,既要形成感受美术内容的能力,还应延伸想象的形式,是新时期艺术教育追求的美学概念[1]。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是促进学生审美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学阶段是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感觉在这一阶段正处于“转型”中,积极和健康的审美能力能够对学生的身体、智力、心理和人格发展都产生良好影响。此外,审美素养的形成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热爱社会、留心社会、热爱自然、热心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思路

1.创新美术教育理念,融入审美教育新思维

初中生处于从生理到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通过传导基础美学素养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全面地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美术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视觉艺术,通过形象、直观、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色彩,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塑造出一种具有高度获得感的艺术。

初中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应紧密契合新课改的精神和方法,深入彻底地贯彻以生为本的基本思想,也就是说,美术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革新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美术教学理念和方法[2]。具体而言,美术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的美术理论和绘画技巧基础上,应重点培养学生“会画”的能力,不断巩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审美素养培养的合适途径。

2.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于实践中提高审美素养

美术是初中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而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和加工,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以生活素材和经验为对象提炼出来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因此,初中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应更多地从课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去再现雄俊的高山,壮阔的大海,芬芳的田野,淙淙的溪流,宁静的村庄,喧嚣的城市……引导学生去感受和挖掘生活中的“原生态”之美。在绚丽的大自然中,熟悉的生活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美,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不仅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蕴藏了丰富的美术素材,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也能够挖掘出各种美,比如校园广场的国旗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之美,马路两旁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的辉映之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建筑物形成的烘托之美,这些都能够带给学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跳出书本,能够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并感悟美,利用生活之美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熏陶和洗礼,激发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热爱之情的同时强化他们的审美素养。

3.全面激发学生积极性,于自主中发展审美素养

初中生当前都面临着较为繁重的课业负担,大部分师生出于升名校的压力会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主考科目上,而将美术视作“副科”,导致学生学习热情长期处于低位,而由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导致部分有美术特长的学生表现也不活跃[3]。整体而言,很多初中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和信心,这是初中美术教学必须着力改善的情况,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比如在评价美术作品过程中给予学生发言权,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见解、看法和感受,其后教师对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无形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良好的审美素养能够发挥美术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形成真正“会画”的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不断创新教育体系和方法,从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切入开展卓有成效的美术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初中生美术素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