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贝贝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多文本阅读必须找到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连接点,并在多篇文章之间搭建桥梁以达到一个目的。那么,在阅读更多文本的过程中,多篇文章的关联点是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具有相同主题的文章,掌握相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结构特征等对记叙文进行重新整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之间的相同之处来展开拓展学习。例如,在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以“爱国”为主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将与“爱国”这一主题相关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最后一课》组合在一起实施阅读教学。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初中生对“爱国”主题下作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的不同、对作者所选取材料的不同特点、同一主题下不同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既对提升他们阅读能力、优化他们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提升他们针对同一话题多角度选材、运用不同表现手法表现主题以及从结构上进行创新等方面的写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多文本阅读要着眼于初中生语文思维发展。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针对同类型的多篇记叙文阅读过程中求同存异,提升初中生对同一类型记叙文之间不同之处的感悟能力。在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对同一类型记叙文进行个性化解读过程中,他们的阅读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思维品质也得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作者想借助藤野先生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的?等等,然后再引入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故乡》《社戏》《范爱农》等。从单篇阅读拓展到多篇阅读,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通过多文本阅读,分析这些文章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有效拓宽了初中生的知识视野,还促进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思维品质的优化。
教学课堂互动是多文本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针对相同阅读主题中的不同文章,不同学生所持的观点是有差异性的,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分组对同一主题的多文本展开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可以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看法分享出来让大家参考和借鉴。所以,课堂互动交流不仅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另外,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活动的不足,结合学生的互动结果,进行进一步改进和调整,从而实现多文本阅读的有效教学。例如,在学习《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春天”为主题进行多文本阅读,让学生收集各种与春天相关的文章,不论是描叙春天景色的,还是描叙人物的,只要和春天有关,都可以拿到一起来讨论。
多文本阅读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阅读技巧和阅读规则。因此,在阅读后,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对多文本阅读进行整理。所谓的阅读整理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梳理和记录所收获的知识、遇到的问题和思考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本次阅读的有效性,而且能够加深自己的印象,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学生进行阅读整理的时候,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整理的技巧,整理不应该只停留在单纯的文字整理上,更应该做的是通过整理文字梳理自己的思路,进行思考。思考在多文本阅读中自己的表现以及下次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多文本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完包括《藤野先生》《故乡》等在内的多篇写人的文本之后,笔者就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整理:在学习这一组文章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对于这些问题其他学生是怎么想的?你学到了哪些阅读方法?等等,在整理过程中,学生多文本阅读思路进一步明确,掌握更多记叙文阅读技巧,记叙文阅读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
实现初中记叙文教学中的多文本阅读,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多文本阅读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还应开展一些课堂互动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监督学生及时进行阅读整理。只有深入理解多文本阅读的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实现多文本阅读在初中记叙文教学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