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豪
这里的“一篇文”,指的是教材收录的课文;“一本书”指的是和课文的作者、题材、内容等相关的课外名著。
由“一篇文”到“一本书”指的是:教师在指导阅读教材所收录的某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由此及彼”主动阅读相关联的“课外”名著的兴趣。
1.“细心留意”之把握教材的显性及隐性荐读轨迹 部编教材特别体现了课标的新阅读理念,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强调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如教师上完《散文诗二首》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泰戈尔诗选》、冰心《繁星》《春水》;上完《绿色的蝈蝈》则可以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等。
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打通课内“一篇文”和课外“一 本书”的关联,不仅教好“一篇文”,更要引导学生读“一本书”。
2.“精确定位”之精选“一篇文”的“荐读点”教材中的文章有的情感丰富,有的故事跌宕,有的哲理深刻,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学价值,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发掘这“一篇文”教学价值中的“荐读点”,并从这个点入手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的同时,关注与之相关的一类文、“一本书”。如教《再塑生命的人》,我们可以把海伦·凯勒对沙利文老师的“感激”作为荐读点,引导学生读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乐观和拼搏;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可以把鲁迅的童年生活作为荐读点,引导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从中去感受语言大师的童真童趣;教《泥人张》、《好嘴杨巴》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些人物身上的传奇性作为荐读点,引导学生去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从中感受中国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
实践证明,“一篇文”的“荐读点”找准了,语文课堂也变得深刻了,学生读那“一本书”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阅“一篇文”到读“一本书”。
3.“适时激趣”之由阅“一篇文”引发读“一本书”的兴趣 温儒敏教授说:“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头等大事”。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能从”一篇文“激起学生对“一本书”强烈的阅读兴趣,显得尤其设问;如教《〈世说新语〉两则》时,我精选了此书中的几个小故事配合课文,通过“读几篇文”—“识一群人”—“荐一本书”三个板块引导学生对《世说新语》产生阅读兴趣。在“荐一本书”环节,我连续提了几个问题:①“东山再起”“咏絮之才”说的是谢安和谢道韫,你知道“瞎马临池”“二童一马”“望梅止渴”“七步成诗”这些成语是说谁的故事吗?②“新亭对泣”又是为了什么?③比潘安更美的魏晋男子是谁,他又是怎么死的呢?欲解疑问,请读《世说新语》吧。
这种基于名著的诱导性设问,使学生对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主动阅读去解疑,阅读效果就很好。
整本名著阅读是一件长期的、枯燥的阅读历程,考验着学生的阅读耐力。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介入,则收获甚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整本名著阅读中有效指导并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1.课外功夫,课内体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对优秀作家作品如数家珍,分析文学作品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就会视教师为榜样,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如在上《香菱学诗》一文时,我适时补充香菱的身世,顺势介绍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如宝玉、黛玉、宝钗、晴雯等主要人物的命运,告诉学生《红楼梦》写的就是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故事,是一场绚烂的青春盛宴,并推荐白先勇、蒋勋等名家对《红楼梦》的解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纷纷开始阅读《红楼梦》。
2.制定计划、互相监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开学初,教师可以根据本学期的语文教材,推荐三到四本必读名著,如我依据八年级下册课文《藤野先生》、《春酒》、《俗世奇人》,推荐鲁迅的《朝花夕拾》、琦君的《水是故乡甜》、冯骥才《俗世奇人》三本课外阅读。然后组织、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教师以身作则,自己也制定一份。计划中包括平均每日阅读量、时间安排、阅读方法等内容。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上,展示各自的阅读情况,交流阅读心得,师生互相监督、鼓励,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注重方法,促进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有的课文之间存在某些相似性或可比性,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冰心的《谈生命》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将这些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加深理解,同时可以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
因此教师更需要充实自己的阅读内涵,丰富自己的阅读策略,不仅要烂熟那“一篇文”,更需在读好那“一本书”,在实践上及时归纳、总结、反思、调整并加强对“外”交流,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