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助力新高考

2019-09-26 02:48:40付国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观测实验活动

付国映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将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并列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然而我们教师受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在教学中往往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有这样的困惑:

一、教学中的常见困惑及原因分析

1.课堂上讲了很多遍,考试中仍然错

如:2013高考山东卷第1题

图a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

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该题主要考察植被对下渗的影响,学生往往认为植被少了,下渗更直接,更容易下渗,因此容易误选D选项。说明学生对植被与下渗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彻,只是简单的记忆,时间久了自然就容易忘记或记反了。归根结底,原因是平时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知识获取的过程。

题2.学生缺乏地理常识

如:2015新课标II卷第9-10题

圣劳伦斯河(图3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9~11题。

题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题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第9题,主要考察学生常识(河流在气温低于0度时才会结冰)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0题,主要考察学生常识(流动的水不易结冰)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图中水电站的位置,有水电站说明该河段落差较大,流速较快,水的流动性较好,所以不易结冰。大多数同学只考虑到了纬度(温度)对结冰的影响,而忽略了流速这一因素,说明学生缺少生活常识。大家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经历,冬季,在野外,面积较小的湖泊表面全部被冰覆盖,但河流却不结冰,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河水具有流动性。

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会缺少生活的常识呢?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地理现象,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缺少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教学和命题感觉不在同一个频道

如:2015新课标I卷第37题(材料有删减)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⑶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8分)

解题的思维过程如下:

从高考结束师生反应来看,普遍认为这道题难度较大,在网络也引起了较大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这是一道物理题,也有的老师认为超纲等等。但我认为这是一道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好题,题目背景来源于最新的科技成果,通过提供材料和图片形式,注重考察学生从文字和图表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得分率低,错误原因主要是对地面上大气的温度与地面下温度高低的判断错误。反映了学生在新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高考所要求的四大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地理学科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识记虽然不可缺少,但更重要的是对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与验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主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行。实践活动按内容可划分为:地理实验类、地理观测类、野外考察类、社会调查类、教具制作类、宣传展览类等

1.通过地理实验,加深学生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地理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开展地理实验,高效率地展示某一地理知识、原理的过程,给学生理解记忆提供载体,给学生画面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植被对下渗的影响”知识点教学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准备两个塑料箱,分别放两堆干燥程度相同的土,其中一堆铺上杂草,用水壶对两堆土浇水(等量同强度)。浇完水后,分别把塑料箱中的水倒入准备好的量筒,观察量筒中水量的差异。通过实验结果发现放置铺杂草土堆的塑料箱中倒出的水更少,说明下渗的更多。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下渗差异形成的原因?学生通过分析,较容易得出杂草的存在延缓了水流在土堆坡面的速度,下渗的时间更长,所以下渗的量更大这一正确结论。学生通过实验直观的观察到植被对下渗的影响,具有画面感,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通过对下渗差异的原因分析,加深学生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

高中阶段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地转偏向力验证实验、大气热力环流演示实验、验证海陆热力差异实验、验证温室效应实验、锋面形成过程模拟实验、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影响模拟实验、验证水循环实验等。

2.通过观察、观测活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地理思维能力 从近几个的高考命题来看更加强调考察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观测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布置一些观察、观测活动类的作业,比如进行“锋面系统”知识点教学后,可布置学生对寒潮来临前后一周的天气状况进行观测并记录。周末或假期也可布置一些观察、观测类的作业,如:在假期时要求拍一张照片,并从地理的角度加以解读。学生对这类假期作业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通过观察、观测活动,养成学生用地理视觉观察世界,用地理思维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习惯。

高中阶段还可以开展的观察、观测活动有月相观测、日影(太阳方位)观测、常见矿物观测和识别、野外褶皱构造观察等。

3.通过调查、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调查、考察实践活动,从课堂的“教”延伸到课外的“学”,从“学科学”转换到“用科学”的实践,从经常性 开展“活动”中获得系统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四大能力。如进行“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教学后,组织学生开展“玉环工业区位条件调查”活动,步骤如下: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个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下面其中一项关于家乡的调查。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状况,主要是自然资源。②农、林、牧、渔业生产状况。③主要工业部门和生产情况。④交通运输和劳动力状况。将各小组的资料汇总分析,各小组在此基础上合作撰写一份加速玉环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通过地理调查可以获得各种地理表象、增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掌握地理信息资料等。实地考察不仅能够使学生拓展视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高中阶段还可以开展的调查、考察活动有玉坎河调查、人口迁移调查、玉环城市环境问题调查、玉环农业生产调查、玉环县交通调查、玉环县商业网点调查等。

结语:通过地理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通过观察、观测活动,养成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地理思维习惯,从日常观察、观测中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考察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开展实践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经费、仪器设备、学生安全问题等;再如实践活动如何做到更高效。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唯有不断探索,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猜你喜欢
观测实验活动
观测到恒星死亡瞬间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1-03 09:45:42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