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冰玉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教育功能是综合性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其中的道德教育功能,并且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自然的将道德教育的教学任务融合进去。教师要善于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道德教育资源,并且进行重新的整理和组合,从启发和引导的角度,让学生做到深刻的理解,伴随着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懂得更多的道理,并且发自内心的产生认同,将在课堂上所获得的道德经验成为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指导。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的自然渗透道德教育呢?笔者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于词语的学习。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尽心筛选的,文章的作者是比较讲究词语锤炼的,他们总是呕心沥血地搜求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的表情达意。有的词语还起到了表现人物品质、概括文章中心的作用,是传神点睛之笔,是课文中的闪光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放过这些闪光之处,要让学生们能够在仔细的揣摩学习词语的过程中,认真体会作者之所以运用这样的词语,他的用意何在?要试着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词语运用的巧妙之处,并且挖掘词语背后所蕴藏的深刻道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理解能力,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去对词语进行挖掘式的理解。正如有一句话所说的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小学生对于每个词语的理解也会有丰富的主观性特点呈现出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并且要抓住学生理解体验当中的一些特殊之处,引导学生进行集中的思考。例如,对于某一种价值观念,学生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从换位思考以及从集体社会的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而加强学生内在的道德自律性。
除了运用词语的学习和理解进行道德教育以外,大量的文本内容,包括丰富的语法形式和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材料。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所以,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所有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结合个人的体会和经验,对其中的道德教育元素进行挖掘和整理。而且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善于结合着朗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朗读过程中自己内心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伴随着态度,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敏锐的觉察,并且抓住道德教育的契机。要让每一个小学生能够抓住情感体验的表象,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态度特点。所以,从思想认知情感体验的关系角度,让学生理解一些道德价值观存在对人的影响。教师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引导教育的时候切记急于求成,盲目的拔高,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去揣摩文本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小学生的道德理解能力还处在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教师要注重分析文本的同时结合他们更多个人的体会,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个人经历来进行道德教育。尤其要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观念不仅反映在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中,是一个人较高的修养的体现,也会反应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现象,提高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自觉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道德教育一方面除了理性的说理教育以外,还可以从课文学习中那些人物形象中来进行道德教育渗透。小学语文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其中高尚的人物形象在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更能起到模范作用。例如,在讲《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教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语言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徐悲鸿这样一位不仅非常的刻苦勤奋而且又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的高尚形象就描绘的淋漓尽致了。所以,这样的形象给小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能给小学生在很多日常行为的决策中带去一定的积极榜样影响。有积极的榜样,正面的学习案例,同样也会有一些负面的不值得我们学习的个案。例如,《狼来了》这样一篇课文,故事非常简单,然而说明的道理却是非常深刻的。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说谎不好。而是让他们通过学习这篇狼来了的故事认识到那个撒谎的小孩其行为产生的后果,也让小学生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的到,在日常生活当中,自己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样做不仅是表现了自己对其他人的真诚和尊重,而且也能够避免因为撒谎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课文之所以被选进我们的教材,其中也有道德教育的考虑。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道德教育的综合性功能。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教学中的各环节和组成部分自然的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语文课堂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渗透的载体,教师的日常行为可以对学生产生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功能。所以,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方方面面各个细节中来重点进行,这样的道德教育才是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教育,才能给学生带去更为持久的有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