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主要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情感浓厚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而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过其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善。例如情境信息量不足、情境多而杂等等。因此,加强对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分析非常有必要。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一直都是运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历史事件的现实作用和意义进行探究分析[1]。并且很多教师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引导学生怎样运用历史知识展望未来和解决现实问题则是基本不提,很难促使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并且在这种背景下,使得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主要的学科,所以学习起来并不主动,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教师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重现历史事件,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基本都是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被动,学习兴趣低下。而通过情境教学则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师生更好地互动和交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来呈现教学内容,能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清历史脉络,形成系统完善的历史知识网络。
语言生动是教师最为基本的一种素养,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且生动的语言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牢记历史事实[2]。例如在“南京大屠杀”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用悲愤的语言来陈述侵略者的暴行,并且带着痛恨的表情。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音乐,以营造一种悲痛的氛围,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不忘国耻。又如在“甲午战争”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绘声绘色地为学生描述海战情境,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仰,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合理性,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历史学习、探究以及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大泽乡起义”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大致的阅览,然后告诉学生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后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问题情境:“如果起义前夕天空下起大雨,陈胜、吴广应该怎么办?如果起义前夕有叛徒泄露消息应该怎么办?如果起义失败是逃跑还是投降呢?”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当时历史情境进行分析和解决,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该课程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入。又如学完“科举制度”之后,教师又可以提出:“如果你是科举制度下的考生,你们会怎么做呢?应该读哪些书?你们有信心考上秀才吗?”等等。这些问题必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之前课堂所学,并且还能够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内容与现实生活比较遥远,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如果教师在实际历史教学中仅仅依靠单一的说教方法,那必定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材内容来创设表演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历史画面,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3]。虽然表演情境的创设会耽误一定的时间,但是能够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并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要想顺利进行表演,就必须进行自主性学习,并且熟知历史时间、文化习俗以及时代背景等多方面。例如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创设播报时事的表演情境,让学生将我国人民奋起反抗以及侵略者的暴行生动地表演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不过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提升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历史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研究绝对不能止步,而是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使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