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
在初中阶段,几何占据重要地位,很多学生看到复杂图形和冗长的题目就开始头疼,尤其遇到综合问题更是不想多看一眼,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是靠理论,让学生想象图形的变化,有些学生就被题目吓到了,根本不多看一眼。因此,在几何教学中就得想方设法创设有效的情境激起学生思想共鸣,利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几何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建设,脑海里都是零碎的个体知识,源于学习之前没有对整章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基于此,每一章的章节起始课就特别重要,而如何引入又是要花费心思的,所以教师就得利用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观念,能够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所以,设计生活实例进行情境引入,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新教材中,尤其是几何部分,和生活密切相关,每一节都出现了不少与生活有关的实例。比如,讲到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让学生事先拿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在课堂上分好小组,让学生利用实物自己研究。结果,学生自己动手就能找到展开图形。因此,把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调整和加工,赋予了教材新的活力,但在课堂中也不能就用一种方法进行导入,一个内容也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导入,只要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其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一个内容的情境导入方法如果用好几种结合起来,学生的感官会更敏感,记忆更深刻。比如,讲到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一开始,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进入这节课,但是,讲故事的同时又在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悬念听故事思考问题,在问题中学习知识。总之,无论用哪种方法新课导入,只要在知识上和学生的想法共鸣,而不仅仅图于表面的形式。导入的成功与否就看能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马上进入状态学习新课。
章节起始课是每一章概括性的一节课,对知识的总结性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就更高了。所以这样的课要想上好就得对整章内容特别熟悉,尤其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要我们在课前下足工夫,准备好素材,为学生铺好路。创设情境导入是上好章节起始课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因为章节起始课的内容较多,所以设置的情境因内容的不同而变换,但是一节课设置的情景不宜太多,较多的情境会冲淡本节课的节奏,使得主次颠倒,在上课之初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考虑用哪种情境导入方法,班级学生的特点不同会对情境导入的效果也会不同。
章节起始课是对整章内容的提炼,要想上好章节起始课,就得对它的知识建立起框架,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就像建筑物,看似是整体,其实是由很多个体组成的,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和旧知识联系起来就更好了。在利用情境导入时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几何是和生活紧密相连,在列举时,尽可能地还原到生活中的例子上或是用实物举例。这样,学生很好理解,训练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境导入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因内容而变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同一种,相同的教学内容能用不同的情境导入方法实施,也可以是同一个内容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设计。正所谓方法不同,达到目的就行,比起方法,我们更关注的是效果。只要方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导,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在几何教学中,章节起始课作为新兴的一种课型,它是对整章内容的大致梳理与概括,这需要教师具备超强的专业素养去设计课程,在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出知识之间衔接过渡良好的课程。
课堂观察是一种新型的评课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各方面状态,在追求内在价值的过程中,观察他人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它是一种专业的研究活动,有利于学校内部观察小组和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只能观察直观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语言,教师行为,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活动,课堂整体效果,从现象到本质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使评课从一个或多个观察点进行观察,基于量性角度,用数据说话,使评课更专业。
由于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在兴趣爱好、思维和知识体系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导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情境,才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考虑到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之间的协作,便于知识的保存。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真实,一定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模式而忽略情境导入的作用,情境的设置不能牵强,该设置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不设置,而且在实施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