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璐 公茂杰 汪星明
【摘 要】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中常用的技术——人脸识别。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笔者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在课堂中穿插的两个体验活动,分别让学生体会人类在识别人脸时采用的方法,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脸识别的工作机制,找到其中的相似与不同,从而充分理解特征点对机器识别人脸的作用。最后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潜在风险。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2、03-0107-04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特性,使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正在经历着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跃升和革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1]。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需要提升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和适应的能力。这对如何开展以人工智能为内容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规划》的颁布为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布局“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但具体在中小学阶段设置相关课程时,并不能把大学课程简单地下放[2]。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出自北京十一学校初中校本课程《人工智能与APP开发》,这门课以展示学科之美、提升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暗线,以初步理解人工智能实现的知识体系为明线展开。本课为第二单元《视觉与听觉》第一课时,在回顾人工智能的含义后开始探索计算机视觉。
通过对历届学生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得知,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尚未接触过人工智能类课程,虽在生活中使用过相关应用,但对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储备比较有限。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识别人脸的机制,理解特征点对机器识别人脸的作用;挖掘并简述人脸识别技术在校园的应用场景,发现其价值及潜在风险。
过程与方法:观察并提取同桌面部特征,完成“画像”,感受五官对人眼识别人脸的重要性;体验在线平台五官定位功能,对比人眼和机器表达人脸特征的异同;体验在线平台的人脸分析功能,检测表情识别的准确度,发现该平台的优势与不足;完成小组讨论,探讨人脸识别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及潜在风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智能技术对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创新意识和探究思维。
课堂活动与评价设计
1.课堂活动设计
本节课的课堂设计主要由五个环节组成,包括新课导入、五官“画像”、在线体验、小组讨论和反思总结。重在让学生了解机器识别人脸的机制,理解特征点对机器识别人脸的作用;并发现人脸识别在校园生活中的合理应用,意识到潜在风险。
环节一:新课导入(5分钟)
抛出问题:学生参加校园活动时需要查考勤,有哪些可用的签到方法?小结不同签到方式优劣,说明哪些方法属于人工智能,引出人脸识别。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工智能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承上启下,简要回顾人工智能应用,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脸识别。
环节二:五官“画像”(12分钟)
组织五官猜人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通过人脸辨识不同人。截取了一些体育运动员、教师及班上学生的眼睛图片,让学生去猜测人物,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观察彼此脸部特点,填写学习任务单的同桌“画像”;组织学生代表分享;点评发言并小结。
设计意图:借助五官猜人和同桌“画像”,引导学生发现人眼借助什么特征进行人脸识别,并思考机器如何描述并识别这些人脸。
环节三:在线体验(8分钟)
组织学生体验AI开放平台“五官定位”,如圖1所示,讲解机器如何通过特征点来描述并识别人脸;组织学生绘制不同表情时的特征点连线,然后两人一组拍摄开心、悲伤和吃惊照片,体验平台能否准确识别不同表情;讲解机器如何通过特征点对表情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在线体验及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机器如何通过特征点描述并识别人脸。通过对不同表情的识别,加深对机器通过特征点进行人脸识别的理解。
环节四:小组讨论(10分钟)
基于在线体验,激发学生思考人脸识别在校园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两人小组讨论后填写任务单的第三部分;选择几个小组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从身边发现人工智能应用的设计点及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后续单元开发人工智能APP做铺垫。
环节五:小结点评(5分钟)
基于环节四学生设计的应用场景,询问潜在风险,启发学生辩证思考。比如,学生可能会提及如果用照片去假冒人脸,有何解决办法。教师可趁势引导学生提出类似如需要用户做表情(摇头)、检测3D模型的解决方案,或借助视频讲解智能手机如何分辨出照片或现实中的人脸。
小结并铺垫下节课内容,提醒学生留意本次课程评价。
设计意图: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并思考对策;巩固本节课要点。
2.学习任务单设计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和沉浸感,笔者设计了贯穿整个课堂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逐步从人是如何识别人脸过渡到机器如何识别人脸。如图2所示。
3.学习评价设计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涉及评价,具体为:学生代表分享同桌“画像”时,其他学生和教师会点评,从而完成口头互评和师评;学生分享人脸识别如何应用在校园的设计后,教师会对学生代表的设计进行评价。
课后,教师还将对全部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具体评价量规如下:学生期末成绩=历次过程性评价分数的平均分(60)+终结性评价分数(40)。单次过程性评价(总分60)的分数构成包括:任务完成30分、课堂纪律10分、创新思维10分、设备管理10分,其中“任务完成”分数将由教师在课后批阅学生提交的任务单后给出,具体评分量规如表1。
小 结
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教学展开,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新颖且完整地覆盖了四大核心素养。(1)新课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现象,使得他们能根據解决问题的需要,主动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提升信息意识。(2)接下来的五官“画像”环节,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人眼识别人脸与机器识别人脸机制的异同点,学会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和抽象特征,启发计算思维。(3)进一步的在线体验环节,学生更是直接通过手机APP应用认知人脸识别的过程和应用场景,培养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4)最后的小组讨论,不但使学生们从身边发现人工智能应用的设计点及实现的可能性,为后续单元开发人工智能APP做铺垫,还引发学生思考新型技术潜在的风险,加强了对信息社会责任的认知。
二是本节课的授课形式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开展了以趣味和探索为目的的活动,如五官猜人、同桌“画像”和体验AI开放平台等,帮助学生理解人脸识别的机制,同时较为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三是本节课的授课资源效果良好且成本较低。微信:教师手机拍摄学生填写的纸质分析书,通过微信传输到教师机进行展示;腾讯AI开放平台:开放的人脸识别体验平台,有丰富的免费功能供学生体验;学习任务单(纸质):针对本课任务定制设计,辅助学生进行课堂活动。
四是本节课充分进行了基于课堂表现的过程性评价。在课堂上安排了多个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空间。评价时,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基础,根据课堂活动对应的量规,进行过程性评价。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6.
范洁.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