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持下的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索

2019-04-04 01:06陈玲解晓乐李晓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师辅导个性化

陈玲 解晓乐 李晓庆

“双师服务”项目背景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教育而言,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所言,“新时代中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则是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高品质的、灵活的、终身的教育需求和基于学校的、标准化的、班级的、单一渠道的服务供给方式之间的矛盾”。当今互联网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各行各业,信息化社会、人工智能已经扑面而来,对教育影响深远。因此,针对教育中的难题和主要矛盾,有必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推进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建立教育资源供给的统一战线,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所谓“双师服务”,是指每位学生除了在校时间获得本学校教师提供的面对面实体教学服务外,还可以在课外借助网络对自身学科学习的问题和优势进行诊断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科配有在线老师,提供一对一的实时个性化在线辅导。在开展在线辅导时,可以通过共享屏幕、实时语音、手写面板三个重要的移动端功能,让学生与网络上任意一位具有雙师资格的优秀学科教师进行在线交流,辅导的过程支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学生端和教师端可以及时查看共享屏幕,类似教师在面对面给学生讲解问题。在线教师除了在线辅导,还可以创建并发布微课,在微课中设计讨论、提问、投票等教学活动。这样通过优质教师资源的跨学校、跨区域的精准匹配,学生能够按需获取个性化、适应性的资源和服务,从而在帮助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扬长、精准、个性化学习。

“双师服务”的应用形态

北京市教委的“双师服务”项目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发的大数据智能学习平台——智慧学伴。一方面,借助平台学生学习的数据汇聚,可以通过知识、能力到学科素养等多维度分析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分析和建模;另一方面,鼓励有辅导能力的优秀教师“走网”,让其智力资源流转到网上,并对其服务属性和教学特长进行“萃取”和标记,再通过智能推荐让教师服务特长和学生需求实现精准匹配,帮助学生发现薄弱知识点,挖掘优势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扬长”学习的需要。让每位学生在课内接受在校教师面对面的教学,以共性供给形态满足其共性需求,在课外通过网络联通全市优秀老师,通过个性化供给解决个性化问题和实现“扬长”学习,从而打破地域、时间的边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学习空间(图1)。

图1 双师服务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学习空间

具体辅导时,学生可以拍照上传自己的问题到APP,教师端通过电脑、借助点阵笔工具实现基于音频、图片和文本的师生互动和在线辅导(图2),具体包含以下四种形态。

图2 教师利用点阵笔开展远程在线辅导

1.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

由系统根据学生在智慧学伴平台上的前期学习数据(所在学段、学科、学习背景等)和学习过程数据(总测、微测、作业等)刻画出学生在学科各个知识点的网络状态,进而根据学生的知识网络状态及教师自身教育特长,实现精准匹配,为学生推送具有相关专长的辅导教师。

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根据教师可预约的时间段提前预约,在预约的时间段内上线接受一对一辅导。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拍照上传问题让当前非预约、空闲的在线教师提供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图3)。每次辅导结束,学生会反馈自己对辅导教师的满意度,教师除了反馈学生参与情况以外,还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知识点和难度值的标记。

图3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界面(上为教师端,下为学生端)

2.问答中心

为了实现教师和学生的非实时问题解答,学生可以将问题以文字、图片或者小视频等方式上传到云平台。一方面由系统根据教师所填的学科特长为学生推送相应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教师自主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再根据教师的回答情况采纳其满意的答案。

3.微课辅导

在非实时辅导情况下,在线教师还可以将代表自己教学特长的微课上传到云平台,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学习教师微课,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指导学生开展基于微课的讨论、提问、微测等活动。

4.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互动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提前设定在线辅导专题、设置直播时间,面向多名学生开展实时在线教学和辅导,且授课过程将会被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回放学习。与一对一辅导类似,辅导结束时师生可以互动反馈辅导信息。

“双师服务”的效果

“双师服务”自运行以来,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1658项教育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SERVE奖。通过对辅导数据和师生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该项目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索了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解决了学生个性化问题,满足了学生课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双师服务”发起方为学生,是一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服务供给形态。通过“双师服务”,不到一年内共解答了北京市6个区学生多达30余万个不同的学科个性化问题,主要包括课上学习的重难点、课本以外的学习兴趣点、个人成长的困惑等问题,在线辅导成为了学生课堂学习很好的补充和衍生。绝大部分学生对在线辅导的评价都持正向、肯定态度,如“提高我的学习,使较弱的科目提高了许多。敢于问问题了,不会胆怯了。使我更加开放自己,也明白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不足”“我最大的体会是上了APP在线辅导以后,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等。在线辅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拓展解题思路,满足了学生课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实现了优质教师智力资源的在线流转,借助于互联网提供的师资资源配置新思路。通过“教师走网”,整合了全北京乃至全社会的优秀师资资源,全市骨干教师辐射到六个远郊区135所学校的学生,实现了让教师智力资源基于学生个性需求进行精准配置和流转。这样既缓解了由于优秀师资不足、师资配置不均带来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又能通过优秀教师在开放空间提供和自己教学特长相关的个性化增值服务,穿越学校和区域的边界,提升了教师教育影响力和教育服务范围。

(3)为教育和经济背景薄弱的家庭提供了平等接触优秀教学资源的机会,降低家庭辅导经济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公平。通过对参与辅导的21795名学生的父母受教育背景抽样调研分析发现,分别有超过75%的父亲和母亲受教育程度均属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这些学生的课外个性化问题是其父母难以提供直接辅导和解决的,而求助于市场收费辅导机构则会进一步加大经济负担,对于经济背景薄弱的家庭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层。而政府提供的免费个性化服务则为这些教育背景薄弱的家庭提供了多元辅导选择,学生能够平等地接触到辅导质量有保障的全市优秀师资资源,在及时、有效解决自身个性化学习问题同时,也为其家庭缓解了经济压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4)汇聚各学科的共性问题,为精准教学和学科教研提供支撑。通过学生学科问题背后知识点的标记和分析,能提炼、透视出各个学科、各个年级、各个区域学生提问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挖掘出学生的学科共性问题,为区域和学校后续精准教学和学科教研提供支撑。以北京市某区物理学科为例,对该区学生在期中考试前后提问的问题进行分析(图4),可以从班级、学校和区域不同层次描绘出学生期中考试前后相关知识点、核心概念掌握情况。对于班级而言,可以帮助学科教师确认该门学科教学的薄弱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精准调整和补缺。对于教研而言,可以精准定位该区初中生物理学习的薄弱点,结合区域学生提问数据确认物理学科区域教研重点和主题,从而帮助该区实现区域教研基于数据的精准化转型。

(5)缓解了部分远郊区的史地政生学科辅导压力,支持北京市新中考落地。北京市新中考改革将“史地政生”小学科纳入考试范围,使得学生关于“史地政生”学科方面的学习需求较为迫切,但目前北京市的远郊区存在“史地政生”学科教师编制不足、非相关专业背景教师教授相关学科等问题。通过双师服务则能促进全市“史地政生”学科教师的线上流动,增强了学生的选择性,缓解了相关学科教师不足、现有教师辅导能力不足的压力,满足了学生“史地政生”学科学习辅导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北京市新中考落地。

综上所述,“双师服务”通过将教师的现实服务与经验在虚拟网络中共享,让教师智力资源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配置和流转,既丰富了教师流动与服务方式,又为学生提供了多種形态、个性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将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从以往的“机会均等”提升到了“直接获得”层面,保护、发现并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了教育综合改革,满足了中高考改革增强学生选择性和“扬长”学习的需求,让教师真正认识学生,让学生发现自我。通过借助互联网创新了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了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总结、形成了可持续推广的基于互联网个性化服务供给模式,对全国甚至全球教育深化改革都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双师辅导个性化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