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从关注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转而关注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育也在此背景中受到了重视与认可,希望小学生可以通过美术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对视觉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创客教育则是以发挥小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基础,更易于提高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本文将从以丰富多彩的审美情境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以开放性的美术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多姿多彩的美术实践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个角度分析创客教育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客教育;整合策略
“创客”本身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创新想法,通过一系列发明创造活动实现自己天马行空想象的群体。创客教育则以培养“创客”为根本目的,通过数字化工具、项目学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发明欲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的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创客教育理念,可以转变美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轻创新”的被动教学局面,拓展学生美术思维,充分发挥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改革途径,更符合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创新意识较强的思维特征。
一、以丰富多彩的审美情境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比较单一、直接,会全神贯注地参與自己感兴趣的美术活动。如果不喜欢美术,那么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十分消极的。因此,实施创客教育的基本前提便是要激发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保证小学生美术思维的多元化。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创设丰富多彩的审美情境,优化美术教育环境,激发小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做好准备。
就如在“学画农民画”一课教学中,笔者便以农民伯伯在田间辛苦劳作,以及喜获丰收的真实场景创设了美术情境,展示了我国关于农民劳作的美术画作,让学生们自主观察农民画的造型特征与艺术风格,希望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总结农民画的艺术内涵。本班大多数小学生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农活工作,不能理解农民伯伯为了农作物生长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所以笔者还让小学生们到田野间体验了农活劳作,感受劳动的辛苦与不易。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带着自己的劳动情感观赏农民画,感受农民画直观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刺激。
二、以开放性的美术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多数教师会按照理论知识安排与标准答案要求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导致小学生只会模仿,不善发明。但是,创客教育与常规美术教育不同,前者以小学生个人想法与创作理念为主,强调充分解放小学生的天性与思想,鼓励小学生利用各个美术技能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给小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尊重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开放性的美术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如在“衣架的联想”一课教学中,笔者便鼓励本班小学生利用衣架的具体造型展开美工创作,将衣架制作成有趣的手工作品。在美工设计中,笔者鼓励小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可选择其他的美工创造素材。比如,有的小学生将衣架弄成两个圆圈,然后与铁丝连接,将衣架改造成了一个建议的自行车模型;有的小学生则准备了很多衣架,把这些衣架焊在了一起,弄成一个平面,然后再寻找了坚固的棍子,制作了小板凳,等等。在本节开放式的美术课堂上,我们班每一个小学生都发散了自己的创造思维,感受到美术创造的乐趣。不仅如此,我也会经常让小学生们通过网络途径学习美术技能与美术知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美术创造经历。
三、以多姿多彩的美术实践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客教育是以小学生的想象为基础,以实现小学生的想象为终点的教育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多姿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落实自己的想法。否则,缺乏实践的美术创造过程就是学生的空想,并不符合创客教育的本质要求。在美术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发明创造,不要过多干预,否则将让小学生变得畏首畏尾,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新课改下,人们提出以绘本组织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教学改革要求,而这个学习活动需要小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与美术能力,所以笔者便让本班小学生以绘本描绘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以有内容关联的绘本展示了书籍内容。再如,在“放学了”一课教学中,笔者鼓励小学生自主观察放学后学生的所作所为,以美术写生或简笔画等形式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表达了小学生对生活、学校、学习的热爱之情,等等。
总而言之,创客教育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经验很少,但是却在培养小学生美术素养方面发挥着直观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应主动分析创客教育的教学要求,以创客教育理念发挥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美术教育中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毛佳巍.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6):174.
[2]孙岩.让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18.
作者简介:
刘丽萍,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