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理论化探究

2019-04-03 05:38袁芳榕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高效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们的重要作用,因而都开始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高效教学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学习活动中,师生能够实现良好的双边互动。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创新授课方案,首先是要充分利用备课时间,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其次是要注重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另外,还要及时对学生们开展正面评价,助其增强学习自信。

一、 精心备课,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上所有活动都是要围绕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展开的。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会引发课堂探究活动,教师的授课过程和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也才能够进行地更加顺利。因而教师要能充分利用备课时间,并通过对学生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教材内容的细致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共同关注“三维目标”的教学效果,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三维目标的作用下,课堂会更加充实,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在学习到《调查家乡的民俗文化》一课时,教师要能在课前设计出如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通过网络收集素材;学会筛选素材资料,对素材进行分类存储。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来掌握相关技能。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成立资料调查小组,进行小组分工,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目标的难易程度要在学生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否则也将不利于学生们开展学习活动。在明确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能够有效掌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引导其有的放矢地开展信息技术学习。

二、 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们有了对某个学科的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和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如果学生们对所学课程感到枯燥乏味,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开展新授课活动前,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进行趣味导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置身其中,帮助其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并迸发对接下来教师所要教授内容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到《设计民俗风情游演示文稿》一课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对学生们说到:“同学们,经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旅游路线图的演示文稿我们已经做好了,那么在本次导游活动中,你将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这些旅游景点,才能促使游客们对当地民俗风情游活动充满兴趣呢?”然后,教师可再为学生们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幻灯片,在形式丰富、色彩鲜亮的幻灯片欣赏中,会让学生们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感官,感受到其美妙与精致。接着,教师继续说到:“为了使幻灯片展示效果更具魅力,我们还要学会为其增加文字内容,设置图像效果,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尝试制作旅游景点的演示文稿吧。”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点燃学生们的兴趣的,引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

三、 任务驱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状态,教师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习惯性地采取“填鸭式”的方法把知识点传输给学生们。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科目,不能只注重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要能够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操作。当学生们在把知识点转换成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深化练习。对此,教师要能够及时改变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策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把课堂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们,并通过设置学习任务的方式来驱动学生们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在具体任务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会更具方向感和目标性,当学生们不断发现自己的薄弱项时,再向教师、同学寻求帮助,采取针对化训练,进而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到《添加音乐与影片》一课时,为了促使学生们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为学生们设置如下任务:①掌握插入声音的方法;②学会设置背景音乐;③掌握添加影片的方法;④学会调整影片的大小。在明确任务的指引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自主学习或是小组合作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们能够在任务活动中,高效取得学习效果。

四、 正面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当学生们有了充足的信心,人的大脑就会在强烈信心的激励和驱使下,迸发更大的潜能,散发出无比灿烂的智慧之光,由此可见,自信心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来说是多么重要。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由于年龄限制,记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差,面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和自信心不足等状况。当学生们时常对一项事物感到不自信时,很容易就会丧失對其兴趣,并感到沮丧,那么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切实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看在眼里,并及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注重鼓励的力量,使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支持,逐渐减少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例如在学习到《展示民俗风情游》一课时,教师可对学生们的作品成果进行细致地评阅,并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作品,教师更要格外关注,并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并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同时加以鼓励和支持。这样的评价过程,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并非难事,进而增强自信心,并主动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助其不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丽丽.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3(19):130.

[2]周其山.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5(31):98.

作者简介:

袁芳榕,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星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高效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