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名著阅读对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9-04-03 05:40李思玲
读天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促进写作

摘要:在语文这一领域,名著阅读与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性,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知识的迁移。本文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两大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了名著阅读促进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名著阅读;写作;教学;促进

一、 名著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共性

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主要包含人物、情节与环境三要素。名著刻画人物的方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学生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的变化、发展进行叙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其间穿插一定的景物描写来烘托氛围。因此,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角度出发,名著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存有共性。

(一) 人物塑造

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典人物赏析是重点部分。教师在分析人物分析时,会从人物的语言、心理、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刻画技巧,这些都对写作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英勇顽强的保尔、仗义疏财的宋江、自私自利的刘四爷等,他们理解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与多样化,认识到描写人物时不能把人物“脸谱化”,刻画成简单的高大上或假恶丑,而是要学会结合生活实际,从语言、外貌等多个角度展现人物的方方面面,多层次丰富人物的性格,甚至包括人物性格上的一些缺陷,只有这样人物才是具体可感的,才是真实可信的。

(二) 情节安排

情节是指在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主要有整一性、因果关系、矛盾冲突这三个特征性要素。它讲究内容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这与中学生写作教学要求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有相通之处。

二、 名著阅读促进写作教学

(一) 人物塑造与写作教学

如前文所述,名著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离不开对经典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而人物塑造,离不开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进行描写。这些描写在作品中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往往都是相互交叉而又递进前行,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显得丰满而真实。同时,为了使得人物具有区别于他人的鲜明特征,作者会特别注重人物特性或缺陷,自然本真的语言和动作,独特却典型的人物品性等,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更加有血有肉,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笔者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会引导学生从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神态方面把握技巧与方法,然后应用于写作过程中。

以《骆驼祥子》中虎妞为例,作者老舍先生写她是“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一出场便从外表上给人一种长相男性化,不讨人喜欢的感觉。在刘四爷的寿宴上,老舍先生进一步细写虎妞外貌,“她的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了的猪肝,颜色复杂而难看。”“黑红”可以看出年龄大与肤色黑,加上“半残的粉”,一个又老又丑且不懂打扮的妇人形象便跃然于纸上,“煮老了的猪肝”更是将虎妞的丑陋具体化,让人忍不住产生避而远之的冲动。

这样一个貌丑的虎妞性格也是相当的泼辣与蛮横,作者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动作描写将之刻画得淋漓尽致。如祥子从兵营逃出来,再次回到人和车厂时,虎妞一看到祥子就只吼,“祥子,你让狼叼去了,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然后“一把将他扯过去”“过来吃碗饭!毒不死你!”简单粗暴的动作,直来直去的语言,立马给人一种泼辣、蛮横的“悍妇”形象。

很明显,老舍先生刻画的虎妞展现出人物独特的外在特征和鲜明个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将名著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构建两者之间的知识迁移桥梁,笔者以《我的老师》为题,要求学生从把握人物的肖像描写到写作练习方面做一些尝试。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写数学老师的:

我的班主任姓钟,他个子中等,身材略胖,笑起来眼睛眯眯,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但是,你只要视线略微上扬,看到他头顶略显宽阔的“地中海”时,便会让人有一种忍俊不禁的喜剧感。上课的时候,他喜欢手拿一条教鞭虚晃在背后,给人一种在挠痒痒的错觉。讲到重点内容的时候,他会边用教鞭敲打多媒体边用上扬的语调说:“同学们注意了,注意了啊,看多媒体!”

(二) 情节安排与写作教学

在情节安排方面,名著的开端部分都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的。比如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如《红星照耀中国》开端是这样写的,“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等,作者以一系列问题设置悬念,以替读者揭开谜底的方式叙述,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比如开门见山,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引出中心人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凡是圣诞节前到我家来补考的学生,统统站起来”,以瓦西里神父引出童年的保尔,为后文保尔被赶出学校埋下伏笔,如此等等。笔者在分析这些名著开头写法时,恰当进行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在写作方面亦可借鉴这样的手法。

名著的发展部分作者更是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读来令人欲罢不能。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这一情节,中举前范进生活困窘,地位卑微,中举后喜极发疯,众人讨好,通过中举前后的显著变化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对人们思想的腐蚀。情节安排的巧妙既让文章主题思想深刻,又丰满了人物典型形象,这

些都正是中学生所缺乏的,学习名著的情节安排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困窘局面,从而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

名著的结尾部分一般要么是欧·亨利式结局,让人觉得意外却又情理之中;要么是悲剧或喜剧结局,以突出作品主题;要么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深思。这些结尾技巧同样可以引用于写作教学,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名著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领域,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对应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教授学生学习名著的一些方法,如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等,这些都对写作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名著阅读之于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知识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董学文.文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张秀德.名著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教学策略[J].阅读与鉴赏(学士版),2010(7).

[5]常雪峰.谈阅读鉴赏文学名著对学生的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12(4).

作者简介:

李思玲,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惠阳叶挺中学。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促进写作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