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更是成为当代教师关注的重点。为了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本文从“关注学生,改革内容;精讲多练,突破难点;丰富手段,提高效率”三方面对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精讲多练;丰富手段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初中生化学兴趣的培养和化学基础的奠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杂、散,使得初中生缺乏化学学习兴趣,加之教师的化学教学模式化严重,导致化学课堂效率一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当代教师理应展开积极的探索,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 关注学生,改革内容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以关注学生为前提。考虑到当前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复杂且枯燥,为了能够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需求,教师理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以保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改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尤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也要重视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入门,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为了能够在关注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改革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了解。因此,上课之后,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杯纯净的水,随即要求学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论述。在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随即打开了提前准备好的一段小视频,该视频与课本中的实验同属一个,只是更为直观。在这一过程中,我带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要求学生就其现象进行了探讨,从而促进了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 精讲多练,突破难点
初中化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实验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化学难点的突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意味着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将对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教师务必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要最大限度的把知识讲精、讲透,并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多加练习,如此必然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明确教学内容的难点所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来突破难点,进而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溶解度”时,为了使学生在掌握溶解度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并可以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物质的相关溶解信息,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精讲多练,以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因此,上课后,我首先开展了一个小型的交流讨论会,要求学生来讨论固体的溶解度,也就是既然每种物质不可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溶剂中,那么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随之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初步的了解,随后便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溶解度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了这一知识。
三、 丰富手段,提高效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手段的选择对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可见提高教学效率离不开对教学手段的丰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化学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讲授法,这一方式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理应重视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动手实验,教师都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以借助实验有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探究兴趣,进而提高其实验能力,促进整体课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學习“制取氧气”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了基本的实验过程,随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组,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实验。到达实验室之后,我先要求学生对实验的仪器和用品进行了检查,如二氧化锰、高能酸钾、试管、火柴等。在学生对其确定之后,我随即带学生回忆了一遍实验的流程,随后引导学生参与到了实验之中。随着该实验的成功结束,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氧气的制法,更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氧气的重要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提升化学课堂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这仍需要教师的深入研究与探索。所以,作为当代教师,更应该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殷艳华.浅析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
[2]赵大洲,杨力.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应对策略[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8,28(4).
作者简介:
程学友,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