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

2019-04-03 08:40王静敏罗红昱曹改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胃脘萎缩性胃炎

王静敏,罗红昱,曹改杰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河南 鹤壁 458030)

穴位埋线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有研究指出,其对于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有较佳改善效果[1]。本研究旨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3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36~65岁,平均(50.19±5.62)岁;病程2~8年,平均(4.93±0.51)年。观察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38~68岁,平均(50.23±5.66)岁;病程2~9年,平均(4.96±0.5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室、胃镜等检查确诊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2]。胃黏膜颜色改变,血管透见,黏膜表面粗糙不平。中医符合胃脘痛诊断标准,辨证脾胃虚弱型。症见胃脘胀满、倦怠乏力、大便稀溏、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排除药物禁忌症,针刺禁忌症,治疗前30天用同类药物治疗,合并皮肤病及精神疾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叶酸片(上海信谊黄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147)5mg,口服,1日3次。

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气海、足三里、下脘、中脘、上脘、天枢,消毒后用4号蛋白质线剪成8段,每段0.6cm,反向穿入埋线针,刺入穴位后边退针管边疆蛋白质线推入穴位皮下组织、肌层内,以不露线头为准,拔除埋线针,埋针处用创可贴贴敷,每15天埋针1次。

两组均治疗6个月。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主证胃脘胀满计分0~10分,次症倦怠乏力、大便稀溏、食少纳呆计分0~6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胃黏膜病变:依据胃镜检查分为三级,Ⅰ级为局灶性红白相间、血管网透见,Ⅱ级为弥漫性红白相间,血管网明显可见黏膜皱襞平浅;Ⅲ级为黏膜结节状,萎缩范围至胃体中上部,分别计分1~3分。

炎性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1(IL-11),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4 疗效标准[3]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炎症明显好转或消失,中医证候减分率大于7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中医证候减分率45%~75%。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胃黏膜病变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胃黏膜病变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中医证候 胃黏膜病变对照组 51 治疗前 25.01±2.36 2.36±0.35治疗后 11.21±1.39* 1.16±0.41*差值 14.03±1.55 1.09±0.13观察组 52 治疗前 25.06±2.41 2.38±0.35治疗后 6.61±1.02*△ 0.70±0.10*△差值 19.81±1.25△ 1.65±0.08△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ng/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n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IL-11 IL-8 TNF-α对照组 51 治疗前 68.16±11.21 10.71±1.89 64.35±10.32治疗后 53.65±7.01* 8.88±1.31* 52.41±8.55*观察组 52 治疗前 68.21±11.25 10.73±1.91 64.41±10.36治疗后 41.09±5.03*△ 6.99±0.95*△ 43.11±7.1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4711,P<0.05)。

6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饮食习惯、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体质因素、遗传因素、金属接触、反射、缺铁性贫血等因素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4],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易诱发癌变。常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DNA甲基化过程及机体内重要物质的合成均需要叶酸的参与,而叶酸水平的降低,易导致DNA甲基化受阻,基因表达异常,增加癌变发生风险。因此,通过补充叶酸,可调节血清胃泌素的分泌量,加快维生素B12吸收,避免腺体萎缩,对于促进疾病转归有重要意义[5]。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先天不足,或后天正气受损,脾胃输布功能异常,内生湿热,痰湿阻滞,凝而成瘀,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6]。穴位埋线融合针刺、穴位强刺激、刺络、以线代针优点。针刺足三里可治胃腑之疾。上脘为胃之上口,中脘为胃小弯部,下脘为胃府,针刺能消除积滞,改善局部血运,增强对机体胃黏膜的保护,抑制胃泌素分泌,调节一氧化氮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促进胃粘膜修复,通过改善血流量提升胃黏膜营养状况。天枢为足阳明脉气所发,具有调停缓急、补后天之气、助膈下脏器运行。气海为大气所归,针刺补虚、补气健脾,通过穴位埋线在机体局部产生持久的化学、物理刺激,促使能量不断传输,疏通经络气血,恢复气血阴阳平衡,改善黏膜糜烂、水肿、充血状况[7]。IL-8具有激活、吸引中性粒细胞,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抑制细胞损伤、杀菌的效用。IL-11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在造血微环境属于多功能调节因子的一种。TNF-α主要由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分泌,参与机体内炎症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监测其水平波动,对于疾病的转归及进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8]。

穴位埋线通过温和持久刺激、升清降浊、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胃黏膜修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胃脘萎缩性胃炎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