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格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宜兴)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1],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2]。上气道疾病如各种鼻炎、慢性咽炎、鼻窦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等均可引起鼻腔分泌物通过鼻后孔向咽部倒流引起慢性咳嗽。临床表现以反复咳嗽迁延不愈为特点,通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喉部有黏液附着感、鼻后滴流感或频繁清嗓动作等症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属中医“咳嗽”“鼻渊”“喉痹”范畴。据报道[3],成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常见证型为风痰恋肺型,但缺乏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大样本中医证型分析。我科用史锁芳教授的疏风化痰止咳方[4]治疗儿童UACS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患儿,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10岁,平均6.7岁;病程4~8周,平均5.93周。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11岁,平均6.5岁;病程4~8周,平均5.47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慢性咳嗽协作组制定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5]诊断标准。①持续咳嗽大于4周,伴有白色泡沫痰(过敏性鼻炎)或黄绿色脓痰(鼻窦炎),咳嗽以晨起或体位变化时为甚,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②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有时可见鹅卵石样改变,或见黏液样或脓性分泌物附着;③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有效,化脓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2~4周;④鼻咽喉镜检查或头颈部侧位片、鼻窦X线片或CT片可有助于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新世纪高等教育中医内科教材、《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咳嗽相关证型标准,潘文超等[3]制定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风痰恋肺证临床特点。表现为咳嗽,咳痰,有鼻塞、鼻涕或鼻后滴流感,可伴有咽痒、频繁清嗓或咽喉黏液附着感,舌薄或腻,脉浮滑等。
治疗组用疏风化痰止咳方。辛夷3g,麻黄4g,杏仁5g,桔梗3g,炙甘草4g,射干5g,前胡5g,浙贝母5g。兼鼻痒、流清涕加细辛3g,苏叶5g;兼流脓涕、咯吐黄稠痰、舌苔黄加鱼腥草10g,桑白皮6g;兼口干、痰质黏、舌苔薄干,脉细数加南沙参6g,玄参5g。水煎服,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7]。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侧鼻孔1揿(50μg),1日1次(总量100μg)。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1~5岁儿童每次半袋(1.25mg),每日1次,口服;6~11岁儿童每次1袋(2.5mg),每日1次,口服。若兼有细菌性感染如化脓性鼻窦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每天1次,口服3天后停4天。7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显效:咳嗽及兼症消失,咽部无充血,胸部X线及血常规检查正常。有效:血常规中白细胞正常,咽部无充血,咳嗽明显减少,兼症减轻或消失。无效:咳嗽及兼症均无明显改变或血常规中白细胞仍高。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随访1个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是引发UACS的常见原因[8],而儿童鼻窦炎绝大多数由过敏引起,一般先有过敏性鼻炎,当窦口阻塞引流不畅后会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引起鼻窦炎。因而西医常规治疗以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伴发感染时予抗菌药物。
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常不足,易感受外邪。外邪袭肺有两条途径,一为鼻窍,一为皮毛。《素问·风论》谓“故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谓“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从口鼻、皮毛而入,侵之咽喉,引起鼻痒、咽痒等症状。小儿脾常不足,乳饮失宜,脾失运化易生痰,风痰夹杂,恋困于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不止,迁延日久,致病难愈。治宜疏风化痰,宣肺止咳。疏风化痰止咳方中辛荑、麻黄祛风通窍、宣达肺气,桔梗利咽散结、化痰宣肺,前胡、杏仁宣肺降气化痰,浙贝母、射干化痰散结利咽,桑白皮清泻肺热,炙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窍、化痰利咽、宣肺止咳之效,使浊邪去除,鼻窍通畅,咳嗽、咳痰症状随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