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团
【摘要】陈独秀教育思想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陈独秀教育思想主要有时代性、开创性、务实性、前瞻性四个特点。其现实启示主要有: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
【关键词】陈独秀教育思想;特点;现实意蕴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2-0023-02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他在教育本质、教育方针、教育作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教育思想体系。陈独秀教育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与时俱进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时代性
陈独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特殊历史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关键历史转折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陈独秀先后提出了“教育四大主义”“教育要取法西洋”“提倡新教育,反对旧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四种教育方针。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五四运动之前,他受西方民主主义影响,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开展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提出“教育四大主义”,认为教育要取法西洋。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逐步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去分析教育问题,提倡新教育、反对旧教育。陈独秀利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近代西洋教育制度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对西洋教育制度中的不合理方面作了批判。他分析了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认为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让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他还提出中国应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张。
(二)开创性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陈独秀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提出了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陈独秀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为改造社会服务。陈独秀认为,工农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故而教育应该面向工农群众及广大妇女。他还提出,广大妇女在旧社会受到压迫,只有实现妇女的解放,才能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目标。陈独秀这些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务实性
务实性是陈独秀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陈独秀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教育问题,认为教育与社会有着重要的关系,社会要是离开了教育,那么人类的知识便不能发展,教育如果离开社会,教育便失去了价值。他主张教育与社会打成一片,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陈独秀在主管广东教育期间,提出广东省办教育应该根据广东各地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考虑,建立什么样的学校、设立什么样的课程都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实际需要。如广州丝业发达,就应该设立蚕丝学校;北江森林丰富,就应该设立林业学校;潮州、惠州海洋业发达,就应该设立水产学校。陈独秀认为理论和实践应该相互结合,对那些办工业学校和农业学校,都是一块黑板和几只粉笔的做法,是坚决反对的,认为工业学校应该设有工厂,农业学校设有农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实践场地。陈独秀在广东主管教育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三大纲领,认为其中的未成年人是教育的根本,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处于特殊的历史变革时期,必须把社会教育放在首位,以便在短時间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力量。陈独秀教育思想都有着很强的务实性,对于改变当时落后的教育状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前瞻性
前瞻性即先进性、超前性、未来性。陈独秀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在于其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他提出了“教育四大主义”包括现实主义、惟民主义、职业主义、兽性主义等,其中惟民主义有着鲜明的前瞻性。陈独秀提出惟民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民主主义精神,使之具备民主观念,从而有利于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国家。陈独秀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提倡新教育,反对旧教育”的教育方针。陈独秀所提出的新教育与现在社会的素质教育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陈独秀逐渐认识到了资本主义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主张发展社会主义教育。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人,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二、陈独秀教育思想的现实意蕴
我们之所以研究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是他所提出的教育观点和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所具有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一)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
陈独秀认为自己是一个“迷信教育的人”,他十分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深信教育的巨大作用。他在《答佩剑青年》一文中说道:“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则教育尚焉。”他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可见其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陈独秀提出教育要取法西洋,提倡新教育反对旧教育,通过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来改造中国国民性,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陈独秀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这些都凸显了教育发展的紧迫性。
(二)教育坚持与时俱进
陈独秀教育思想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他从不拘泥于已有的教育方式,而是不断探求新的、更加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方式。教育创新的核心是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祛除那些不适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旧教育方法,寻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方法。如果教育不坚持与时俱进,则很难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源动力,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实践。同时,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持续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推进素质教育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与素质教育理念是密切相关的。陈独秀主张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化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反对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本义。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目前,我们国家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启发式、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摒弃落后的应试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陈独秀认为教育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陈独秀特别注重教育的实际应用,强调各级各类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陈独秀积极主张“职业主义教育”,认为只有每个人具备一定的生产技能,才能求得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但是我国一线产业工人中具备高素质产业涵养的人才数量较少,这将极大影响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变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學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思想,将职业技术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发展职业教育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逐步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五)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
陈独秀通过对中国教育制度进行比较,认识到西方国家教育具有先进性,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指出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各国教育思想家在研究和解决自己国家的教育问题时,总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以弥补本国教育的不足,赶上甚至超越别的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顶尖人才培养方面。从中西教育的比较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差距,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加快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其他国家有益的教育成果,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资格培训认证体系、课程体系、办学模式等;吸引国外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来中国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