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报告进一步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形成。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蕴含于其中的民生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大国意识,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美好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義。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大国意识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2-0004-03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针对过去经济快速发展所累积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态势,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逐步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人类依次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形成的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形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生产力水平都处于极度低下的状态,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不得不采取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目前情况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民生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难题,成为了党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有人所说的,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的状况,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他强调,“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的时候了。”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对生态文明的需要。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好,即使经济上去了,但人民群众喝不上干净的水,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又谈何幸福可言。习近平多次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当前,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即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生态文明建设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其一,“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其二,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其三,要采取严厉措施,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面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问题,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环境问题,使人民群众可以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居住在优美的环境,既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又分享绿色发展的福利,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大局意识
古语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习近平也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从全局的角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要善谋全局。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整体观、大局观。其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他强调,“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制约我们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功夫,出大气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使最后宣布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其二,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全局,协调推进。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其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简单孤立地谈问题一个方面而不顾及其他方面因素,肯定是有片面性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意味着不重视环境保护,更不意味着以牺牲环境为发展代价;强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意味着不发展经济了,这两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要坚决摒弃过去传统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观念,争取做到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习近平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的“两山论”和“环境生产力论”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扬弃和超越,他把生态环境提高到关系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又为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导。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要坚持大局意识,“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做到统筹协调、协同推进,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生产环境,也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忧患意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特别重视忧患意识。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生态安全作为关系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影响人类社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更要增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生态忧患意识。其一,这是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所决定的。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態脆弱的国家。习近平严肃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要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这是从战略的高度对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对我国发展的长远考虑。其二,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环境公平对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在迅速扩大。以雾霾问题为例,“大风起兮尘飞扬”,“高天滚滚粉尘急”的情形也已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了民生之痛,民心之患。针对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相关群体性事件,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其三,这是国内外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教训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和波浪式前进的。在实现现代化过程,西方部分国家中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再以经济成就来弥补环境创伤,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习近平在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指明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物质决定意识。“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党必须加强生态忧患意识,习近平强调,必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向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强烈的自我警醒、自我督促的忧患意识。
四、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的大国意识
中国自古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需要倾听中国声音,中国有能力、有信心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意识。
面对人类未来将去往何处的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党的十八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从人类发展的高度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的问题。世界的难题有很多,最根本的是生存,而生存的前提是生态。生态环境关乎着人类的未来,保护生态环境应是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合则共赢,分则俱损”。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演讲中谈到,“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民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从国内看,中国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强调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创造性地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有益借鉴。仅此一点,就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次,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维护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上,始终坚持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承担着自身的生态义务。中国承诺“二0三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00五年下降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六十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森林蓄积量比二00五年增加四十五亿立方米左右。”尽管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从国际上看,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国一道维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和落实,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加强生态建设国际合作,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
总而言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全球生态安全就多一分保障。一方面,中国既要通过本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