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历史唯物理论分析

2019-04-01 09:17普淑玲
青年与社会 2019年5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摘 要: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有不同的方式,文章通过对《形态》不同解读方式的分析,认为在《形态》这一著作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已经建构出来,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的达成,而非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社会历史理论的形成。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该文本在整个马恩原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一般认为,在该文本中马恩完成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表述,但《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否完成了历史唯物理论了呢?本文将对此略作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整个哲学王国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在历史唯物主义出现之前,西方哲学对历史的解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伦理规范的角度去解读,另一种是从历史生成的角度去解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西方工人阶级的影响,许多人开始不相信政党的作用,因此,西方学者立足于个人批判的框架中,从人的存在、人性出发去理解历史的发展,然而单独的个人是不能承载历史的内容的,只有把思路转向阶级运动才有可能理解历史的内在动力。因此,从伦理规范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是抽象的规范的,因而不免具有抽象的嫌疑。与此同时,西方哲学框架中的历史生成则导致了历史相对主义,他们只讲历史,却不关注历史运动的内在逻辑,认为历史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越出这种二元论框架,他不是西方哲学中的历史生成,而是要在历史生成中找到历史的终极意义,即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经验的,而是具有内在历史观意义的历史生成,用历史生成的意义去实现终极意义。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有不同的方式,在通常所讲的理论解读框架中,存在着统摄性的与历史唯物主义生成性的两条思路。统摄性的思路把马克思此时所讲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理解为统摄性的概念,认为两者是统摄整个历史的,这种思路仍从异化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随着文本的推进,这种思路或许能找到一些理论依据,然而这一角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不可能找到文本支撑的。历史唯物主义生成性的思路则是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这一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思路,马克思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在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看到人被物化的现实,看到了社会发展是受客观逻辑所影响的,他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虚假观念,鲍威尔从自我意识不自由的人出发,认为人的主观努力的改变决定社会改变,所以他认为人的思想的变化导致社会的改变;而费尔巴哈则强调人的类本质和爱,认为只要人实现了自己的类本质,这个社会就能改变,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指出他们过分强调内容而忽略了形式,因为青年黑格尔派强调本质上“人”的概念,认为只要人的观念改变整个社会就能改变。马克思强调的本质与人无关,马克思站在英法工商业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他用这样一个观点生发出了一条客体的线索,即客观规律的线索。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对主体线索谈论得不多,马恩认为只要革命一爆发,工人就能洗掉一切肮脏的东西成为革命者,然而这一诊断未免讲得太简单,在如何使工人成为革命者这一方面,青年黑格尔花了很大的精力,认为工人之所以不能成为革命者是因为其思想不自由,只要把思想的重要性提升到本质的重要性上,人们就能摆脱统治,所以青年黑格尔派不能回答当社会经济不改变,思想能否改变这一问题,他们不能看到,在一个物质主义的世界中,思想到底能走多远;而马克思就能回答,马克思看到了在利益面前思想会不会出丑的问题,马克思站在历史本质层面打击青年黑格尔把自我意识当成本质来看待,马克思看到了社会经济关系对人的制约性,这一制约性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展现出来,所以马克思指出“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应当指出,马克思所谓的猴体向人体的历史不是经验的历史,而是本质史。马恩此时并未意识到人的观念问题的复杂性,而只是作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界定:只有革命爆发,工人便会起来革命,然而要想真正的把历史过程解释清楚,必须面对主体问题,而过去的学术界把《德意志意识形态》界定为客体向度的完成,认为此文本中已明确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理论,然而尽管出现了生产关系这一概念,但主导的仍是交往形式,马克思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我们应当考察马克思此时在什么意义上说生产决定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若从经验意义上讲,就会认为国家中的人是市民社会中的人,所有国家政治结构都是由活着的人的活动决定的,这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理解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我们最重要的是理解何为现实的个人以及马克思所讲的生产处于什么层面,生产是什么,若生产层面与政治社会层面关系还未理顺,马克思一定不能从现实层面生发出人类解放的逻辑。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人类解放的探求曾出现多种方案,其中之一为替代性的方案,这种方案认为一个学者所要做的就是抨击现实,找出认为对的东西,面对民众对革命不满的事实,西方左派理论家们走向一种以个人为支点的批判思路,认为只要对个人进行伦理教育启蒙,便能解决问题,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替代性方案是如何建立在矛盾的基础上,通过现实运动的矛盾寻找走向自由的道路,论证道路的必然性。这就需要指出各个社会阶段是如何转化的,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为何会必然灭亡,然而此时的马克思对生产力的理解决定了马克思此时的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社会历史理论还未完成,马恩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此时是从分工的角度来解读生产力,这一角度明显受到斯密的影响,斯密在《国富论》中以生产别针为例,指出分工越细,生产力越高,生产力由分工为标志,可以说,马克思此时上了斯密的当,在手工业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由分工所代表,而在机器大工业阶段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后来的马克思认识到这一点,即生产力的标志是机器大工业,客体化的机器必然会带来客体化的社会关系,也即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指出:没有一个独立的雇佣劳动,它是依附于资本的,然而此时的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不多,他接受了斯密的观点,从分工理解生产力,用分工和所有制推出历史发展的线索,并首次阐述了关于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但还不是太完整,马克思没有用现实的矛盾的线索来理解历史,并且也没有讲每一种所有制形式中分工与所有制的矛盾到底是什么,马克思此时只限于描述这种历史现实,而没有去解释这种现实,没有讲分工与所有制为何结合在一起,从一种所有制为何转变为另一种所有制。

因此,我们应该对《形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要对其进行准确界定,实际上,应当说,《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已经建构出来,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的达成,而非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社會历史理论的形成。在这一文本中,马克思扭转了过去从观念理解历史的视角;应当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验事实的理论,它也绝对不是来解释经验事实的,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发展史,是讲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们的观念受当时物质条件的制约,因此,要放在历史过程中去解释。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普淑玲(1988- ),女,河南周口人,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