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风建设的研究

2019-04-01 09:17王玉卓
青年与社会 2019年5期
关键词:主题教育大学教育学风

王玉卓

摘 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要企业项目的支柱性人才,必须拥有高质量的精神文明水平。虽然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对人才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本篇将主要探究现在大学教育中学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基层的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风;大学教育;主题教育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学习所必须的条件,为学生做探究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大学老师作为引导大学生进行专业探究、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领路人也在大学生的求学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大学老师不仅是作为教书育人的存在,而且还教授大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知识。因此要在校园内要不断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大学校风,培养合格大学生。

一、目前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很多的学生考大学只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还有一些人考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应该作为大学生考大学的目的。很多的学生没有认为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可以开展一些新的事情,他们把大学当作是自己理向实现的地方,在大学里肆意的挥霍,并没有为心中的那个真正的理念而努力。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开始放松自己,只是追求一些眼前的快乐,并且树立了一种不正确的人生观;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所在的学校或者是专业的不理想,而放弃学习,使得原本在高中时期养成的好习惯都付之东流。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约束。大学生在大学中多数都会有一种散漫的情绪,不论是对于一些学习纪律还是学校纪律都不伤心,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所学习的课堂也不会专心的研究,在考试中还会出现作弊的现象,并且作弊的手段逐渐的增多,面对学校的制裁方式也丝毫没有感到畏惧。

二、基层主题教育活动

大学校园内开展基层主题教育活动,推动校园校风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校开展的就业创业活动、读书活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素质拓展等活动,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大学老师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应当作“为指路明灯”的作用,为大学生在各项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指明方向并指出错误。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还要增强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学时期是一个深入研究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术成就的要求相对于高中时期有所提升,所以在大学时期的主要任务还应当是学习。大学教师必须教育学生认真读书,掌握好专业技能。认真学习,不断地在学习中补充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还应当重视提醒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多读书,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

三、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思想教育的引导要不断地加深,在思想上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大学生了解“真善美”的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亲身踐行。

建造良好学习氛围,创建优质学风,形成“人人求知,人人学习”的校园学习环境。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在教书中获取新知,形成“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但是在现代的教师队伍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也有所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遵循旧的习惯,照搬照抄教条主义。其中最重要的弊端就是教师队伍没有竞争力。教师作为在编公务人员,并不担心因工作能力不强而被辞退的情况。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缺乏定期的素质考评,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仅仅只有拿到学位证书这样的最低要求。个别教师功利心强,不专注教学,只关注自身利益得失,就导致大学生没有得到严格的管制和应该有的教育。

老师应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大力弘扬学习精神,创建精神文明健康的校园。大学生一个高等的平台,应当创建学术氛围浓厚,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教师是作为领路人基本都拥有高等学历,思想也处在较高水平,所以在引导学生时,要不断灌输高等的思想教育,让学术与思想并行。

四、推动基层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不仅要规范自身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还要在教学上追求突破创新,不能一味的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单方面灌输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培养,增加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拓展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加课堂趣味性。这样不仅让学生求知欲被不断地激发出来,主动地想要寻求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事物,了解新的领域,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师教学应当严格要求,坚持党的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人才,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究学习。

在大学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关注学生的兴趣,从而“投其所好”,创造新型课堂环境。可以在融洽的氛围内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不断发掘学生潜力,创造全新学习环境,共建良好学风。

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敢奋斗、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新时代青年。教师开展精神教育工作,让学生意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面对困难不临阵脱逃,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型人才。

五、结语

以此看来,推行就业创业活动、读书活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素质拓展等专题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创建浓郁的学习氛围,构建优良的大学学风,这一点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大学教师队伍也应当不断进行素质提升教育,探究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上灵活性和实践性,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前进,在教学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为祖国培养更多全面型高科技人才,从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志群.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路径探讨[J].大学教育,2013(14):140-141,145.

[2] 陈兴文,刘燕.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8-29.

猜你喜欢
主题教育大学教育学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国梦”哲学逻辑视域下高校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幼儿园主题教育背景下的环境创设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