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心型肺癌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

2019-04-01 07:19余纪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腔螺旋支气管

余纪元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 334000

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恶性肿瘤,以未分化癌和鳞癌居多[1]。早期中心型肺癌病灶局限于发病部位,未发生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或病灶发展至支气管以外组织,但直径均在2cm以下,患者通常无典型临床症状,开展普通X线检查时较难发现病灶,易漏诊、误诊,无法对疾病进行及时准确治疗,影响患者预后[2]。16排螺旋CT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重建图像细腻逼真等优点,可清晰展示呼吸道解剖结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选取20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分析16排螺旋CT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其中男149例,女51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62.63±5.19)岁;体质量49~82kg,平均体质量(65.93±8.04)kg;既往存在吸烟史122例,无吸烟史78例;伴有发热22例,咳嗽190例,咳血96例,憋闷110例,胸痛26例,咳痰186例,声音嘶哑30例;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0.5~2年,平均时间(1.25±0.38)年。本文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主诉均伴有咳嗽、胸痛、咳痰、痰中带血、发热、憋闷、刺激性干咳、气急、声音嘶哑等症状;预估生存期>6个月;无其他确诊恶性肿瘤;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妊娠期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对X射线高度敏感者;依从性较差者;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患者;既往存在碘造影剂过敏史者;伴有躁动和酒精依赖症者。

1.3 方法 (1)病理检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做常规术前准确,按相关步骤进入气道,对病变所在支气管段、亚段进行观察,对其进行盲检、针吸,待组织细胞脱落后实施盲刷,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所取标本送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2)16排螺旋CT:应用16排螺旋CT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平扫与增强扫描,旋转时间设为0.55s,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肺底部位置,螺距设为1.1mm,电压设为120kV,层厚设为5.00mm,电流设为50~59mAs,层距设为1.19mm。平扫完成后应用高压注射器根据体质量比注射1.9mmol/kg碘海醇,经肘正中5s内完成注射,对肺部实施增强扫描,扫描条件为120mA、120kV,以表面遮盖技术、多平面重建技术、容积再现技术重建肺部及支气管图像,重建间隔设为1.17mm,重建薄层设为1.00mm。

1.4 阳性标准 (1)病理检查:病灶沿支气管长轴在支气管黏膜或管壁内浸润性生长,支气管黏膜不规则隆起、糜烂肿胀,黏膜脆性增加、皱壁粗大,支气管管腔变形、狭窄,病灶以菜花样、桑葚样向支气管管腔内生长,伴有结节状肿物,表面可有坏死物、分泌物,极易出血。(2)16排螺旋CT:支气管管腔内结节,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肺内有不同程度肺不张、肺炎及支气管扩张等支气管阻塞性改变,也可见肺气肿征象。

1.5 观察指标 对比病理检查与16排螺旋CT检出支气管管腔异常、支气管管壁异常、肺气肿和肺炎情况,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计算16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敏感度、准确性、符合率、特异度。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与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 200例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78例为早期中心型肺癌,22例为非早期中心型肺癌;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188例为早期中心型肺癌,12例为非早期中心型肺癌。16排螺旋CT检出支气管管腔异常、支气管管壁异常、肺气肿和肺炎情况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16排螺旋CT诊断效能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16排螺旋CT检查敏感度为97.19%(173/178),准确性为90.00%(180/200),符合率为90.00%(180/200),特异度为31.82%(7/22)。见表2。

表1 病理检查与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n(%)〕

表2 病理检查与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

3 讨论

以往资料指出,在人类因癌症死亡总病例中,肺癌高居首位,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重要疾病类型[3]。中心型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肺癌,占60%~75%,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在组织学上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好发于30岁以上人群,以男性多见,发病较为隐匿,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临床实践发现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预后效果,因此如何及早准确进行诊断是临床医生及相关学者关注重点[4]。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刷片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准确率较高,但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手段,临床患者接受度较差;16排螺旋CT利用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吸收不同原理,通过分析探测器接收穿过机体X射线情况获得断层图像,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5-6]。杨云辉[7]研究采用CT对81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显示所有患者肺支气管均获得良好表现,无显示不佳发生。本文结果显示,200例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78例为早期中心型肺癌,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188例为早期中心型肺癌,两者检出支气管管腔异常、支气管管壁异常、肺气肿和肺炎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南杰[8]研究结果相符,提示16排螺旋CT能有效检出患者病情。16排螺旋CT无需进行间隔式扫描,具有快速方便特点,避免常规摄片图像重叠,可检测各种组织CT值,甚至密度相差5H不同组织亦能被区分,图像密度分辨率较高,解剖关系显示清晰,且可进行快速容积扫描,有利于隐匿位置病灶观察和小病灶检出,防止漏诊发生,同时容积扫描后可进行后处理,有利于提高病变检出率。

此外,敏感度、准确性、符合率等亦是评判诊断价值参考数据。本研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发现,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16排螺旋CT检查敏感度为97.19%,准确性为90.00%,符合率为90.00%,均处于较高数据范围内,说明16排螺旋CT诊断中心型肺癌价值较高。16排螺旋CT使短时间薄层大范围图像采集得到实现,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可根据临床需求抽取不同组织以不同效果显示,减少病变漏诊发生,且可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等,为术前分期、术后随访、放化疗计划制定等提供参考,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注意的是,16排螺旋CT对部分早期中心型肺癌定性诊断较为困难,对于结果存在疑问患者可酌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及肺部解剖结构,诊断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管腔螺旋支气管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旋风“螺旋丸”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