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5岁,因“反复胸痛3 d”入院。患者2月19日洗澡时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范围手掌大小,表现为胀痛,伴胸闷、出汗,无放射痛,无撕裂样痛,无反酸、烧心等,休息2 h后症状稍缓解,未予重视。2月21日走路时再次出现胸痛,部位、性质同前,持续4 h,伴右臂麻木、后背疼痛,无大汗淋漓,无头晕黑曚,无恶心呕吐,至我院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3次/min,电轴左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见图1)。高敏肌钙蛋白T 634.5 pg/mL,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长期口服坎地沙坦4 mg/d、硝苯地平60 mg/d治疗,血压控制不佳。有“高脂血症”病史多年,未治疗。否认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体温:36.5 ℃,脉率7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2/85 mmHg,神志清,精神可,颈静脉无充盈,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包摩擦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桡动脉搏动节律规整,未见异常血管征,双下肢无水肿。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461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2 U/L。
图 1 患者入院时心电图
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高血压,极高危;高脂血症。住院期间嘱绝对卧床,予监护吸氧,拜阿司匹林100 mg/d、波立维75 mg/d双抗血小板,可定10 mg/d,扩冠、护胃等治疗。当天下午患者在床上排尿后突发意识不清、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查体: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心音消失。心电监护示心率72次/min,逸搏心律。急予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肾上腺素1 mg、阿托品0.5 mg静推,升压补液扩容等抢救措施。床边心超示:心包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提示心包积液,考虑心脏破裂。立即行心包穿刺,抽取血性积液20 mL,术后患者意识逐渐转清,监护恢复窦性心律,血压回升至100/70 mmHg,复查床边心超:左室后壁、侧壁基底段、中段活动幅度减弱,左室侧壁见斜行破口,收缩期宽约3 mm,自左室破入心包,心包腔内探及少许液性暗区,提示心脏破裂(见图2)。住院期间予扩容补液,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可定调脂稳定斑块,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加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抑制心室重构,间断复查高敏肌钙蛋白T呈下降趋势。3月13日左心声学造影示:未见显像剂进入心包腔。继续上述治疗,5月9日复查心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0.47,左房左室增大,左室下壁、后壁基底段、左室下壁、后壁、侧壁中段室壁活动幅度减弱,左室后壁中段室壁变薄(3 mm),回声增强,左室侧壁、后壁中段室壁局部呈瘤样向外膨出,基底部宽约3.0 cm,膨出约1.0 cm,心包腔内探及少许液性暗区。当日加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次日行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中段狭窄40%~50%,远段狭窄30%,左回旋支远段狭窄80%~90%,右冠近段狭窄40%,远段狭窄40%,左室后支远段狭窄90%,未行支架置入。术后恢复可,出院后继续冠心病二级预防标准治疗。
注:左室侧壁见斜行破口(白色箭头示),收缩期宽约3mm,自左室破入心包,心包腔内探及少许液性暗区,提示心脏破裂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较罕见但极危重的并发症,患者常在发病后短期内死亡。国内外研究报道心脏破裂约占AMI总人数的0.1%~0.33%[1-2]。心脏破裂主要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FWR)、室间隔穿孔(VSR)和乳头肌断裂(PMR),其中以心室游离壁破裂最为常见。
国内研究表明FWR患者死亡率高,高达100%,平均生存期不到1 d,仅极少数情况下,由于破裂面积较小,可以行心包穿刺引流或急诊手术挽救患者生命[1]。本例患者破裂口直径为3 mm,行心包穿刺解除心脏压塞,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意识转清,恢复窦性心律,血压回升,考虑可能是小的破裂口被形成的血栓和心包膜封闭。住院期间予内科保守治疗,后复查心超未见明显破裂口。
文献记载心脏破裂的发生有两个高峰,起病1 d内和1周内,平均时间为6~9 d[3]。FWR多发生于AMI后1~4 d[4]。本例患者FWR发生在起病3 d后,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研究表明女性、老年、初次AMI与心脏破裂具有相关性,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以降低心脏破裂的风险,溶栓治疗有可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发生[5-7]。本例患者为初发AMI的老年女性,因入院时已错失急诊PCI时间窗、无明显胸闷痛症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而考虑择期PCI,具有上述多个心脏破裂的高危因素。
FWR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脏压塞,多数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8-9]。本例患者于床上排尿后出现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出,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床边心超证实心脏破裂,当即予心包穿刺解除心脏压塞,抽出积血20 mL后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好转,未再继续抽液,因为一定量的积液形成的心包正压可能有利于破裂口止血。国内报道认为抗栓治疗与心脏破裂治疗原则相矛盾,心脏破裂1个月后启动抗栓治疗才是安全的[10]。因此,诊断心脏破裂应立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该患者在2个月后复查心超未见破裂口,重新启动单抗血小板治疗。
AMI后心脏破裂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在AMI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及预防显得极为重要。首先,患者在AMI早期绝对卧床,镇痛以消除紧张情绪,血压高者严格控制血压,急性期慎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研究表明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可以降低AMI后心脏破裂的发生[6]。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也能够降低心脏破裂的发生[11-13]。
AMI后心脏破裂,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可以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但风险大,早期病死率高,且何时是合适的手术时机目前尚无定论[4]。国外指南推荐AMI并发室间隔破裂者应立即行外科手术[14],但有研究表明急诊手术的死亡率高于择期手术[15],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决定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