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临床营养学的发展,患者术前营养状态与手术预后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拟通过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营养状态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术前营养状态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胸心外科行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甲状腺功能异常;(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最终132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92例,女性40例,年龄43~70岁,平均(59.6±10.5)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收集患者术前体质量、肝功能指标等数据,计算营养风险指数(NRI)[1-2]。NRI=1.519×血清白蛋白(g/L)+41.7×目前体质量/既往体质量。根据NRI判定营养风险状态:<83.5为重度营养风险,83.5~97.5为中度营养风险,97.5~100为轻度营养风险,>100为无营养风险[3]。将132例患者分为A组(重度营养风险组+中度营养风险组)和B组(轻度营养风险组+无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死亡,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血行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切口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出血,急性肾损伤,腹胀腹泻,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死亡,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血行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切口感染),低心排综合征,腹胀腹泻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出血、急性肾损伤、脑卒中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在众多危险因素中,术前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常被外科医生忽略,或者说未引起足够重视。既往文献报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3.0%~48.6%,而营养不良发生率可达9.0%~48.1%[1]。在本研究中,132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为42例,其中重度营养风险患者10例,中度营养风险患者12例,轻度营养风险患者20例,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1.8%。随着临床营养学的发展,外科医生已经认识到术前准确的营养评估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4]。对存在营养风险或可能发生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可能改善临床结局、缩短住院时间[1]。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有必要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是否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5]。
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较多,包括单一指标如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复合指标如主观全面评估(SGA)、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简易营养评估(MNA)、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以及NRI等[1,6-7]。单一指标获取简便,但受其他因素干扰的可能性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8];复合指标综合多个数据,稳定性好,偏倚小,但操作相对复杂[9-10]。NRI最早是由美国退伍军人协会肠外营养研究协作组于1991年提出,主要用于评估腹部大手术和胸外科手术患者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1]。与其他复合指标相比,NRI简单易用[11],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不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可预测患者临床结局[12-13]。李响等[2]的研究表明NRI对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感染或非感染并发症和重症病房住院时间等临床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作用。Adejumo等[14]采用NRI预测心力衰竭进展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重度营养风险患者的术后死亡、感染、低心排综合征、腹胀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营养风险患者和无营养风险患者,且住院时间更长,说明基于NRI分类的术前营养状态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NRI简单易用,可作为心脏手术患者结局的预测指标之一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