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增华
【摘要】小学低段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具有直观和具体的特点。教师在进行低段学科教学时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绘本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形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以及意义,它是有效解决小学低学段懂得是非对错问题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绘本故事 运用方法 《道德与法治》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66-02
绘本故事有着生动、易懂等特点,其直观性也符合低段学生对事物先充分认知,填充表象,再向概括过渡的抽象思维形成的发展规律。低段《道德与法治》课本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其进行巧妙的利用。教师加强学生对绘本故事观读、理解的引导,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习惯。将绘本故事和低段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有机结合,既是对学科的教学创新,也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重要体现。
巧用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性
低学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单一化文字类的道德法治文本阅读存在识字难,理解难和缺乏兴趣等问题,但是绘本故事则将此类问题进行了规避。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主进行绘本故事学习,比一比谁找到的信息多,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再次引导,挖掘出教材绘本故事中核心信息并赋予其教育引导意义,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兴趣被激发,由被动接受学科知识变为主動探求学科文化。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清新空气是个宝》章节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读课本中的绘本故事,看一看故事中的人分别在做什么以及思考内容。在学生进行观读后,教师应先检查学生观读后的侧重点有否偏离。绘本故事的侧重点显然在于空气被污染后引发的后果。学生对于现实中能够接触到并经常接触的事物出现在课本中,内心是好奇并渴望学习的,教师通过对学生各自观读后的感触进行细致归纳,自然的引出教学内容,对其中符合道德法治观念的行为进行倡导鼓励,对其中有损道德法治教育的观念行为进行指出并纠正。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的感受到道德法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有形连接,在今后的道德法治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
巧用绘本故事,深化学生道德法治思维的主题
低学段的学生对于绘本故事中的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的敏感性,丰富多元的绘本故事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教师应该将绘本故事这一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的升华。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观读绘本故事后,把自己代入到绘本故事中去,感受现实中他的言行,思考,感悟和绘本故事中的差异化。这样一来,学生代入感增强,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大的兴趣,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同样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绘本故事进行动画剪辑。根据绘本中小男孩小女孩的发现以及与家人的对话生动的将课本画面演变为生活画面,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其学习的过程结果也将是感同身受。此外,学生对于此章节的感受大多会停留在“以后再也不能浪费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是不道德的行为”云云。教师应在学生有了此类思考后,对此进行深化教育,不浪费水资源仅仅是自身道德的一种需求和正确做法,更应当主动积极的保护水资源,树立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利用对绘本故事情节的二次开发,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为深邃,启发自身行为道德,行为规范的同时对自己的道德和法治思想意识进行加深加强。
巧用绘本故事,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绘本故事观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因为词汇积累不多而无法进行自主阅读学习的困扰,有利于培养学生图文结合想象力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先自学,再相互讨论的方式,理解章节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德法治哲理。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因为坚持而取得成果的经历,并将自己的经历进行分享,这些真实的经历能够引发其他学生的共鸣,学生聆听变得高效,让学生对课堂有兴趣。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也不断加强,这样能使学生的主动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强化。因此在对绘本故事的运用上,教师不可只注重“言传身教”而忽略了教学效率提高的根本。
巧用绘本故事对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效的取得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对其良好的运用不仅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也为自身提供了有力的教育辅助工具。但因个人见识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做到深入浅出,面面俱到,仅供同行参阅。
参考文献:
[1]段妍坤.中国绘本发展现状研究[J].艺术教育,2010(09).
[2]李成燕.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江西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