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玲
【摘要】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生活化要求教师依据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活动区的内容、环境,让幼儿在这些区域里通过游戏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幫助幼儿更好的获取完整经验。依据完整经验及生活化教育理念,对“生活化的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初步提出了通过树立生活化的课程理念,强化活动区游戏生活化的目标意识、关注活动区游戏内容生活化的来源三各方面初步探索有效开展生活化的幼儿活动区游戏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 活动区游戏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18-02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活动区游戏作为游戏的重要形式,因此活动区游戏的实施理念以及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然而,生活化作为活动区游戏重要的特征之一,活动区游戏要贯彻生活化教育理念,要把富有教育价值、贴近幼儿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活动区中。活动区游戏的有效开展需要我们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和经历,让幼儿在参与、体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与发展,构建完整经验。
一、树立活动区游戏生活化的理念
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对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理念认识不到位,对生活化的区游戏缺乏重视。由于还没清楚的认识到生活化活动区游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关注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等原因导致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落实不到位。由此可见,只有首先帮助教师梳理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的理念和意识,才能有效提高生活化活动区游戏的效果。首先,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活动区游戏、生活化教育等相关理论知识。其次,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活动区游戏生活化的观念和意识,明晰“什么样的活动区游戏才是生活化的”、“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充分了解活动区游戏生活化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独特价值。
二、强化活动区游戏生活化的目标意识
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的目标要立足于年龄特征,要依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目标要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因此,在制定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时要因时因地的观察幼儿的情感表达、游戏行为等,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适时调整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目标。
(一)目标要具体可操作
在制定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目标时,在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将活动区游戏目标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可将活动区目标结合具体的内容,细化成幼儿的行为目标。例如,某大班探索性活动区——我和面粉做游戏中,教师依据大班幼儿的兴趣验制定的目标是:1.能知道并描述面粉变成面团的过程和条件;2.认识重量及液体计量单位,正确使用工具并做记录;3.在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该活动区的目标具体可操作,按照这样的活动区目标来开展活动就会使活动目标更好落实。
(二)目标要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制定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目标时,结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首先要通过谈话,观察等方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历和体验,即明晰幼儿“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充分了解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同时,结合幼儿在生活化活动区游戏中的行为和表现,发现幼儿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制定幼儿“踮起脚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活动区游戏目标。例如,在某园小班开展的“红黄蓝绿的世界”为主题的活动区游戏中,教师顺着孩子的兴趣,与孩子讨论“去涂鸦你想画什么?用什么画?”,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制定的预设目标之一“喜欢涂涂画画并乐在其中”,随着游戏活动的不断推进,在追随幼儿兴趣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将目标逐步调整为“尝试生活中不同材质的工具并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画印画、涂鸦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不难发现,调整后的目标更加具体可操作,同时也更具挑战性,符合小班幼儿在欣赏性活动区游戏中的最近发展区。
(三)目标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
在制定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目标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首先,教师可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张指南》、学前儿童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此基础上目标在设计上凸显层次性、联系性和可迁移性,强调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以某混龄活动区游戏——百变拼搭为例: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设置该区的目标。小班:喜欢利用牛奶箱等生活废旧物进行拼搭,体验游戏的快乐;初步学习搭高、围合等搭建方法;能够与同伴分享玩具材料,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中班:喜欢建构游戏;富于创造精神,积极主动地利用材料进行各种拼搭;学习与同伴合作完成一个建构主题,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大班:能积极主动参与建构游戏;能够对材料进行合理布局,并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能与同伴合作、协商共同建构完成主题。目标能较好的体现幼儿的年龄特征,具有递进性、层次性与联系性。
三、关注活动区游戏内容生活化的来源
(一)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容,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以幼儿的自由交往的活动为主,幼儿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关注和观察周围的事物、现象、同伴等。教师要有善于倾听孩子的谈话、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和新发现、新问题并生成活动区游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活动区游戏的内容。以某小班自然科学区的生成为例;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儿开了,小草绿了,每天老师带着孩子散步、自由活动时发现孩子们经常围在大树下,看一看、摸一摸。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收集自然材料,设置自然科学区,引导幼儿感知其颜色、形状等特征。由此可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发现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日常生活生成活动区游戏。
(二)在主题活动中拓展内容,构建幼儿知识结构体系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重要路径,主要是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成的活动。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以主题活动为线索拓展活动区游戏的内容和结构,帮助在幼儿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呢?以某中班生日会为主题的活动区游戏为例:教师将生日会的主题活动拓展到活动区游戏中,以生日会为主线设置生日蛋糕区、生日礼物区、生日舞会等活动区,丰富幼儿关于生日由来的经验,感恩母爱的伟大,帮助幼儿建构关于举办生日会的经验,体验过生日情感。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探究、操作,培养敢于探究、认真专注、不怕困难、乐于想象与创造等学习品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主题活动的课程价值、把握分析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此为主线拓展活动区游戏的内容,丰富幼儿的新经历和新体验,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在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中生成内容,强调幼儿的生活体验
幼儿园在切实考虑本园的教育理念、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开展许多特色课程,不仅是丰富幼儿生活体验的好平台,还能够更好的满足、促进本园幼儿的全面发展。以某园城市展馆为主题的特色课程为例:该园地处城市会展中心附近,该展馆的许多建筑、展馆活动都很有特色,因此该园以此为契机,在课程开始之前,并引导幼儿通过谈话、照片、制定调查计划等了解城市展馆,丰富幼儿关于展馆的经验。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下创设汽车展馆区、民间工艺坊、美食坊等。教师不断的通过各个展馆区,满足幼儿“充分体验的需要”,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生活化的活动区游戏生活化要求教师依据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活动区的内容、环境,让幼儿在这些区域里通过游戏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帮助幼儿更好的获取完整经验。教师通过树立生活化的课程理念,强化活动区游戏生活化的目标意识、关注活动区游戏内容的生活化,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丰富幼儿生活体验,使幼儿充分感受游戏的愉悦和自主,成为游戏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