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微课的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解决微课开发质量不高的方法,即在情境中实现完整的学习过程;处理好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关系;在“小步走”学习中实现学习升级;提升微课教育资源的开发品质。
【关键词】微课;职校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4-0061-02
【作者简介】岳煜群,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昆山,215300)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生自主学习管理。
一、起承转合,在情境中实现完整的学习过程
微课可以借鉴电影故事里的起承转合,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生活体验融合在一个特定情境中。一是知识学习的深度以行动应用为设计的最终目标;二是学习活动顺应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三是结合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开发学习情境,并贯穿始终。
呈现一个知识的应用过程,首先是简单清晰的背景,接着是知识原理呈现,然后是难点问题与互动,最后是结论与拓展。比如,微课作品“演示文稿的色彩搭配”的结构设计可以借鉴故事的发展过程。首先是色彩背景知识介绍,遭遇色彩搭配的难点问题;接着峰回路转,介绍四个色彩搭配的小技巧,在填色案例示范中获得认知;最后在巩固延伸中实现知行合一,共有五个部分,用时8分钟。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个部分是色彩意象的创设,从大自然、居家饮食、节庆日三个方面的色彩来感知色彩世界。第二个部分是常见的色彩搭配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演示文稿色彩搭配的四个技巧。第四部分是填色练习,色彩搭配与演示文稿设计的难点融合在填色案例中,由填色案例实现四个方面的意图:第一,通过母版设置幻灯片背景颜色,统一作品色彩风格;第二,展现幻灯片色彩设计的三个途径,即背景填色、形状填色、文本填色;第三,幻灯片色彩设置步骤大同小异;第四,利用渐变色设计颜色搭配,逐次丰富色彩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有层次感。第五部分是色彩搭配的巩固延伸,强调演示文稿色彩搭配的创作灵感,应到大自然中、艺术作品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和挖掘,设置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者的知识运用水平。
二、换位思考,处理好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关系
微课开发者应换位思考,常以学习者自居,反观自己的微课作品并与作品展开“对话”,感受微课作品中营造的场景,理解使用者的学习体验。比如,基于学生喜欢直观感受、厌倦抽象说教的特点,避开艰涩难以理解的色彩概念及理论知识的讲解,从色彩設计原则出发,精选大量色彩实例,展现色彩意象及色彩组合技巧。通过填色演练,掌握色彩搭配技巧及演示文稿色彩设置方法。在短时间内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帮助其快速理解色彩搭配的技巧。
三、短小精准,在“小步走”学习中实现学习升级
“精于心而简于形”应是微课制作者追求的目标。微课短小是共识,但这并不仅仅指视频的播放时间短,还应包含微课内容的精练准确。第一,一个微课就解决一个教学问题,或讲授一个知识点的应用,这样目标清晰。第二,微课内容简短精准,意味着把一个复杂的内容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个去粗取精、提高质量的过程,舍弃比采用更重要。第三,微课虽小但可以形成系列。每一个短小的微课对学习者心理不会形成太大压力,便于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易于完成,可以在“小步走”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的迭代升级。因此,一个“演示文稿的色彩搭配”微课作品只能帮助学习者解决一个知识点的问题,且必须和相应的课程关联,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四、借助数字化平台,提升微课教育资源的开发品质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电子设备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深入影响着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常态。因此,微课资源的开发应立足于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在微课开发的模式上加强顶层设计,使微课资源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促进学习者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使其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有主题、有情境、有结构地展开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质量。在微课资源开发的类型上尽量做到方便学习者学习,开发出支持学习者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微课作品。在微课制作技术上,可以通过交互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参与”与“体验”,加强与教师、同伴等的互动学习。在微课应用方式上,利用大数据资源构建智能化与个性化并重的微课学习环境,形成一个群体性学习社交区域,产生更多的智慧型资源,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