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英语教学;课程整合;融合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3-0064-02
【作者简介】陆立琼,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江苏连云港,222000)副校长,高级教师。
随着2017年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中小学英语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教师要“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在学习方式上要改变碎片化、表层化的做法,使课程走向整合、关联、发展,实现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1]。英语学习要“延伸到课堂之外,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和联系,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2]。我校尝试构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式英语教学,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
一、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英语课堂
1.与多种艺术形式融合。
在九年级上册Entertainment(娱乐)主题模块中的教学中,我校教师整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整个模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享受了一次“艺术大餐”——观看了中外不同的电影海报;欣赏了不同的音乐类型。学生可以在英语课上欣赏流行音乐、西部音乐、摇滚音乐、古典音乐和乡村音乐;了解纪录片、恐怖片、动作片、爱情片、动画片、科幻片等不同类型的电影。学生在探索性、实践性、整合性的任务活动中发现艺术美、欣赏艺术美,了解和欣赏多元的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2.与其他学科内容融合。
在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八上模块2 Nature and Environment主题学习中,我校英语组整合自然、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灾害以及如何自救、了解野生生物。学生或网上搜索获取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或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或制作灾难自救手册,或下载各种动物和鸟类的图片和生活习性能力特点等,或制作英文版的天气报道视频,或制作PPT在班级展示,或创作关于四季的英文诗歌等。
二、构建多技能融合的校本教材
1.自编英文歌曲学唱教材。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精选经典英语歌曲,汇编成《英文歌曲大家唱》,让学生学唱。歌曲包括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奋发向上的Dream it possible / Be what you wanna be / Proud of you;鼓励人们关注地球关于环境和生态的歌曲Tell me why;轻松活泼能让学生减缓压力的歌曲Big big girl / Old Macdonalds farm等。学生吟唱旋律优美的歌曲,不但能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而且有助于形成并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2.基于主题自编校本教材。
我们还根据教材主题,精选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不同作者、不同文体的作品汇编成《英语美文大家读》,供学生选读。学生基于主题语境,依托语篇,品读这些不同的文章,不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我校教师配合教材开发了校本教材《英语口语大家说》。整套教材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话题,从国内外教材和书报杂志中精选并改编适合学生的对话,便于学生模仿和使用,以提高學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构建信息化融合学习模式
1.建立共享英语资源平台。
我们建立了学校数字化“英语学习平台”,教师上传各种教学资源(课堂PPT、讲义、知识点清单、课外阅读书目、报刊、电子版课外读物等),学生在终端触摸屏上查看学习;同时也将学生音频、视频作品上传至平台,便于学生相互学习,不断进步。
2.构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
我们利用QQ、微信等建立班级联系群,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学生自主下载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还组建小组讨论群,将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组员在群内答疑解惑,组长在群内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我们还组织各类比赛,教师在群内公布比赛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视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四、构建课内外融合活动课程
1.开发文化体验活动课程。
我校英语组教师积极尝试开发校园英语环境、文化体验、英语才艺表演等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努力体现英语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常规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课程的开发,活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结合教材主题我们还开发了万圣节南瓜灯制作、圣诞节演出、感恩节演讲等文化体验活动课程。
2.开发语言运用活动课程。
我们布置学校和班级英语角、设计英文黑板报、中英文班牌、学校标牌双语化,并在长廊中增加“心灵小语”栏目,展示学生自己写的英文佳句,成立学生英文广播台。我们组织成立了英语戏剧、配音、诗歌、英文歌曲等8个英语社团,每周固定时间活动。
活动课程紧扣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坚持学科育人、学以致用的理念,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升了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创生了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校文化氛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中国外语教育,2018 (02):11-19,84.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