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文言文教学探析
——《项脊轩志》教学谈

2019-03-28 09:53林阿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林阿兰

(漳浦第一中学,福建 漳浦 3632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是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素材,高中选修课本《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最后一篇文言文《项脊轩志》极具代表性,传承其文本价值,可以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被视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其地位可见一斑,笔者在《项脊轩志》的教学中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使学生形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从而使其拓展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文本解读的批判性思考:提出质疑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掌握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会背诵和默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为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置于关键位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最好不过了。[1]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越来越被重视,这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又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密不可分,教师可以点拨激疑,引导学生质疑文本解读的固有认知。

《项脊轩志》传诵至今,饱享赞誉,被誉为“明文第一”,归有光还被时人称为“今之欧阳修”,不乏赞誉之词,但缺质疑之声。《项脊轩志》(特指教材版)的常规解读是借项脊轩的前后变化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抒发世事沧桑家道衰落的感慨,以及对死去的祖母、母亲与妻子的深切怀念,表达一个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喜之情。全文沉浸于家庭温情之中,不免显得有些儿女情长,既没有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也没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怀。归有光怀念亲人眷念亲情,追求立命安身读书仕进,儒家的家国思想在他身上只是顾家而忘国,关注小我忽视大我,这样的格局、高度和境界在封建士大夫中并不高明,显然很难称得上“明文第一”。教师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既定思维的局限,对《项脊轩志》的思想内涵进行批判性思考,学生在和他人交流切磋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思想价值。

二、文本真实性表述:探索发现

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步入思维的环境,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只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起点。课堂上还要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如前所述,《项脊轩志》仅仅是怀人之作吗?为什么?还有什么可能?对此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有了新发现。

原来,人教版语文教材在选入这篇文本时,“殆有神护者”后边删掉以下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这一段作者以坎井之蛙自我解嘲,于议论中感叹自己生不得志。删改版丢失了这些文字,使读者少了对归有光心志的解读,儿女情长并非作者的本意,原文不单写家事之感,也有功业未就之慨。删节部分既是对前文祖母殷切期望的呼应,也是作者的自伤自励,感情内涵很复杂。面对祖母的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归有光“长号不自禁”,怀念夫妻生活缠绵的文字更是“读书久不效”所带来的愧负之情。可见,他的责任和志向是重振家族,儿女情长成了加重他悲痛的枷锁。在删除了“项脊生曰”的选本中,“悲”中亦有励志的成分是读不出来的。[2]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时,教师不妨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批判性思维价值的问题,将经典的文言文教出新意,更新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师生共同营造富有批判思维的课堂,让语文课堂生成出新的思考和意识,借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

三、文本主题的现实性价值:反省建构

批判性思维下的文言文教学还应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反省与建构,使学生从文本中汲取精神养料,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与成长,建构正确的人生观。

归有光为何要用大量笔墨来写大家庭的琐碎之事?感怀母亲和祖母养育情深也是“言志”所需,实则突出作者在读书求功名上应有所作为,不能愧对亲人,写大家族分家破败,实是激励自己应直面困境,自强不息。据有关学者考证,初写此文的归有光只有十七八岁,[4]正当少年进取新锐之时,如果发出怀才不遇之悲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由于删改部分与全文的内在思想情感联系密切,悲喜之情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于仕途经济的一颗进取之心。将删节部分还原解读,研习更深入具体,对人物形象和主题重构的教学效果也自然水到渠成。

文言文学习的价值体现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观点的反省建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批判”正是文言文学习的必备品质。教师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文言文学习就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经典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批判性思维在相对复杂的情境和深度的探究中才能得到充分锻炼并成熟起来,如何让学生在经典面前保持独立的判断力,使学生在学习经典篇目时作为核心素养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这需要语文教师深思。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归有光的空中楼阁
——《项脊轩志》文本细读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寒花葬志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